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前沿挑戰,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增強支部建設和集體凝聚力,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2020級本科生在系主任謝祥老師和劉笑辰老師的帶領下,于2023年7月11日-7月22日在北京交通大學唐山研究院高速鐵路網絡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開展了為期12天的集體實習,堅持以“學思用貫通、踐悟行融通、知信行統一”的培養方式,引導學生到廣闊天地中堅定理想信念,夯實專業技能,提升創新能力。
“學思用貫通”之專業實習
數字孿生3D實景建模
當信管學生第一次走進高速鐵路網絡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就被實驗室內陳列的實景沙盤吸引了目光。中心主任劉峰教授向同學們講解了“數字孿生”的概念及其在提升高速鐵路建設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的重要實踐意義,并提出將實景沙盤映射到數字世界的目標,這也正式開啟了同學們數字孿生3D實景建模的帷幕。這項任務對于沒有任何工程制圖基礎、3D建模經驗的信管學生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在北京博能科技企業導師徐敏的指導下,信管學生努力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建模方法,熟悉3D MAX工具,同時采用結構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將大任務拆解為實地測量、空間建模、紋理修飾等小任務,通過小組配合、齊心協力在4天內完成整個沙盤的3D建模。
嵌入式測試體驗
ETest是一種嵌入式系統測試工具,是軟件和硬件的綜合體,是以應用為中心、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軟件硬件可裁剪、適應應用系統多功能、可靠性、成本、體積、功耗嚴格要求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在凱云科技企業導師李佳潔的指導下,信管學生了解了嵌入式設備在工業實踐中的重要應用,開展了基于嵌入式設備的測試實驗活動,完成了嵌入式測試的“初體驗”。
軟件測評實戰
在北京交通大學軟件評測實驗室,信管學生參與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軟件評測中心“MA1010測量審核軟件”的測評實戰中。面對醫療管理平臺的測評任務,同學們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的優勢,在緊張的時間限定中,憑借著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不斷進行測試和反復驗證,累計發現近百個系統潛在缺陷。同學們認真撰寫用例記錄表、用例執行表和缺陷表,為后續優化改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同學們通過努力和付出,圓滿完成了這一測評任務,展現了信管學生們的實力和潛力。
在小組大PK環節,3個小組分別進行了測評任務匯報,劉峰教授、謝祥老師、羅瓊老師等點評了各個小組的工作,對學生們的團隊協作和學習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努力和成果,并從系統測評維度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獎。軟件評測中心為獲獎小組發放了獎勵,劉峰教授也給表現突出的同學贈送了其撰寫的《高速鐵路信息化技術》一書,這不僅將信管學生們十幾天唐山集中實習推到了最高潮,也宣告了信管專業本科集中實習第一期圓滿結束。
“踐悟行融通”之研討交流
實習期間,信管學生也參與了高速鐵路網絡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舉辦的“數字孿生賦能智慧軌道交通創新發展研討會”,張加依同學作為代表在研討會上匯報了同學們共同完成的基于博能BLinkOS平臺的鐵路數字沙盤成果,獲得了包括北京交通大學原校長談振輝、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孫遠運、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張濤等在內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會后,談振輝校長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的交談,鼓勵學生們要勇于向老師提問,學好專業知識,積極主動迎接挑戰。
“知信行統一”之主題教育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本次暑期集中實習既是一次專業能力的鍛煉、綜合素養的提升,更是一次紅色精神的洗禮、革命信仰的塑造。
研學實踐:參觀唐山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增強對中國鐵路交通發展的起源,近距離感受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激發在未來工作和學習中追求卓越的動力,培養對專業文化傳承的尊重和熱愛,7月16日,信管系教師黨支部組織在唐山實習的全體同學赴鐵路源頭博物館、開灤國家礦山博物館參觀研學。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黑色長河》大型主題展覽,展館內一件件精美的文物、生動的圖文影像與數字化展示互動體驗,使學生們在宏觀歷史脈絡中多元、立體地了解到中國近代工業的崛起與艱辛、中國鐵路交通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深刻領略了中國近代工業遺產的風采與文化,切實感受了開灤工人采掘光明的情懷與精神。
同學們著重聆聽了唐胥鐵路的發展脈絡。唐胥鐵路建成于1905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鐵路之一,標志著中國現代鐵路建設的起步。它為中國的交通運輸領域開創了新的篇章,為后來中國鐵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對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這段歷史的學習,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鐵路交通對經濟發展、區域聯系和人口流動的積極作用,以及它是如何推動當地產業和城市的發展,這極大增強了同學們對中國鐵路交通事業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黑色的鐵軌上,涌動著開灤工人永不褪色的紅色精神。作為“洋務運動”中創興的產業,開灤之所以能跨越三個世紀,至今仍充滿生機,“特別能戰斗”精神是其生生不息的靈魂。
“工人的生活尚不如騾馬的生活,工人的生命尚不如騾馬的生命。”1919年李大釗同志以“明明”為筆名在《每周評論》第十二期發表的《唐山煤廠的工人生活》,力透紙背的文字,讓同學們回望歷史時刻,品讀著紅色印記鉤織而成的力量。1922年和1938年的開灤五礦大罷工在民族危亡關頭,展現了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和英勇頑強的抗戰精神,在敵后樹立起抗戰斗爭的一面光輝旗幟,成為了中國人民堅決抵抗外敵入侵的生動象征。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開灤礦區近乎變成了一片廢墟。面對地震造成的嚴重損失,開灤工人千方百計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投身到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中。1976年8月7日,震后第10天,馬家溝礦率先生產出第一批抗震煤,震后一年全部生產礦恢復生產。毛澤東主席曾稱贊開灤工人“特別能戰斗”,周恩來總理兩次表揚開灤為國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
這些歷史瞬間,凝聚著開灤工人的智慧與勇氣,演繹著他們的無畏精神。同學們表示,這份紅色的熱血與忠誠,讓他們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們必將繼續傳承紅色精神,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奮斗不息。
支部活動之參觀李大釗紀念館
為傳承紅色精神,堅定共產主義信仰,7月22日,同學們參訪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早期杰出的理論家和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同志的紀念館。
李大釗紀念館位于李大釗同志的故鄉——河北省樂亭縣,館內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照片、手跡和實物,生動地展現了李大釗同志一生艱苦創業、堅定信仰和追求真理的偉大歷程。在解說的帶領下,同學們一同回顧了李大釗同志的革命事跡,聆聽了他為中國革命事業奮斗的英勇故事,深受感動。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的創建者之一,更是中國工人運動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杰出代表。他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并在國內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他投身工人運動,領導和參與了許多工人罷工運動,為中國工人階級的覺醒和組織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他的政治主張和革命信念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激勵著中國青年積極投身于國家的建設和發展中。
在紀念館內,同學們認真閱讀展品文字,學習李大釗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忘我奉獻精神。他堅定的信仰和無私的奉獻,將紅色的印記鉤織在同學們的心中,激發了對先烈的敬意和懷念之情。
在回程的大巴車上,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集中實習,自己受益匪淺,未來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繼承中國革命先烈的遺志,以更加果敢的勇毅行動擔當使命、以更加奮發的勢頭砥礪前行,爭做新時代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好青年,書寫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青春壯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