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6日上午,由北京交通大學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簡稱ICIR)、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主辦,香港理工大學承辦,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北京交通大學物流管理與技術實驗室(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北京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協辦的第八屆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暑期學校(The 8th Doctoral Consortium of Sino-EU Doctoral School for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簡稱“暑期學校”)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了開學典禮。
第八屆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暑期學校開幕式集體合照
參加開學典禮的有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Vicenc Fernandez教授,土耳其國防大學土耳其海軍學院工業工程系Muhammet Deveci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施先亮教授,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暑期學校校長、ICIR蘭洪杰教授,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暑期學校副校長、ICIR黃安強副教授,ICIR全體成員等來自8個國家11所高校近100名青年老師、博士和優秀碩士以及北京交通大學生源基地遵化市陽光燕山學校的游學團師生。其中,遵化市陽光燕山學校包括馬東輝校長、張云翔老師和孟令清等五位同學在內的七位師生將全程參與暑期學校各項活動。陽光燕山學校為我校輸送優質生源,并以北京交通大學生源基地建設為契機,與北京交通大學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ICIR)進行全年動態交流,從而形成陽光燕山學校與高校和研究基地共同助力未來學生生源發展,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推進國家教育事業的良好共贏局面。
暑期學校同學認真聆聽講座
陽光燕山學校參與暑期學校活動照片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施先亮教授致歡迎詞,代表北京交通大學對參會嘉賓及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鼓勵所有同學充分參與各項精彩活動、積極分享學術研究心得,通過分享、交流活動建立真摯的國際友情。
施先亮院長致歡迎詞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Vicenc Fernandez教授表達線下參加暑期學校的激動和喜悅之情,指出暑期學校是學習和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途徑,當下的時光、機會和周圍的一切都是無比珍貴的,勉勵各位年輕學者把握機會、積極發言、盡情享受學術交流美好時光,并預祝本屆暑期學校圓滿成功。
Vicenc Fernandez教授開幕式發言及其與家人溫馨畫面
土耳其國防大學海軍學院工業工程系Muhammet Deveci副教授表示在暑期學校與眾多學生面對面交流的經歷與以往的學生教學是不同的,是更加富有活力和生命的。他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與學者一同展開交流,并期待下一屆暑期學校與諸位再次展開學術研討。
Muhammet Deveci副教授開幕式發言
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暑期學校副校長、ICIR黃安強副教授介紹了中歐教育聯盟和中歐可持續工程博士生院的背景,回顧了歷屆暑期學校的辦學歷程,介紹本屆暑期學校在之后的六天時間里將圍繞“物流、信息化和服務科學”主題按照日程計劃逐步展開精彩內容,包括頂級學者講座、研究生學術交流和企業交流及實踐調研等。
黃安強副教授開幕式發言
與此同時,第13屆物流、信息化與服務科學國際學術會議(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stics, Informatics and Service Science, 簡稱 LISS2023)和第10屆產業經濟系統與產業安全工程國際學術會議(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conomics System and Industrial Security Engineering, 簡稱IEIS2023)完成開幕式。北京交通大學李學偉教授、英國雷丁大學劉科成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李志純教授和長安大學葛穎恩教授圍繞“數據”從理論和技術等多方面發表主題演講,并對暑期學校優秀學者深入展開學術研討表達期望和祝福。
IEIS2023及LISS2023開幕式和主題演講
開幕式結束后,來自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多倫多大學、馬里蘭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莫斯科國立工程大學、斯拉沃尼亞布羅德學院等8個國家11所高校的老師和青年學者,共同參與了學術研討、學術講座及交流和文化交流破冰等活動。
一. 學術研討
下午兩點,暑期學校進行了平行論壇學術研討活動。此次學術研討共分為3個平行論壇,分別從“數據科學”、“信息管理”和“服務&管理”主題等探討相關研究。
平行論壇1中,英國雷丁大學劉科成教授從語義學的角度分析數字資產價值評估問題,北京交通大學張菊亮教授針對多種客戶和多替代性下集裝箱運力配給提供政策指導,徐杰教授探討可持續下的庫存優化問題,之后李瑞棉,趙旗和魏曉燕同學分享數字化商業生態系統、城市軌道交通通信效率和電動汽車閉環供應鏈的定價的研究成果。
劉科成教授研究匯報
張菊亮教授研究匯報
徐杰教授研究匯報
李瑞棉研究匯報
趙旗研究匯報
魏曉燕研究匯報
平行論壇2中,北京科技大學高學東教授介紹管理數字化轉型流程并發現商機以不斷提高競爭力的文本數據識別方法,其他同學對企業信用風險預測、電信客戶群的屬性關系聚類和多目標醫藥供應鏈決策與協調等展開分析。
高學東教授研究匯報
其他多位同學研究匯報
平行論壇3中,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物流管理系副主任、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研究中心主任宋光老師考慮資本約束和損失厭惡下研究訂貨及定價決策,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學國家經濟安全研究院賈曉俊副院長對企業所有權隸屬關系、所有權類型和持股偏好之間的關系具體分析,其他同學對碳達峰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制造業轉移效應研究、銀行復原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之間的關系等展開探究。
宋光主任研究匯報
賈曉俊副院長研究匯報
其他多位同學研究匯報
二.學術講座交流
平行論壇學術研討結束后,香港大學副校長申作軍教授做了題為“Data-Driven Decision Analysis in Operations Management”的講座,講座由ICIR黃安強副教授主持。申教授針對日常運營中海量數據具有的不確定變量,描述其為未知概率分布下的不確定行為,并在構建的數據驅動決策框架下融入機器學習元素,從而解決真實世界中具有不確定特性的數據預測等問題。基于申教授的分享,同學們對現實環境中數據不確定性案例認真討論,并梳理目前采用的機器學習等算法,對數據驅動下的數據處理、數據預測和數據分析過程及相應算法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
申作軍教授線上講座
之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Francisco Saldanha da Gama教授討論了在樞紐定位和路由問題中考慮隨時間變化的決策的相關性。Francisco Saldanha da Gama教授在幾個時期的規劃范圍內分階段建立系統,對樞紐和樞紐邊緣做出決策,基于設置成本和可變運營成本建立數學模型,并在小規模案例上使用通用求解器求解至已證明的最優狀態。Francisco Saldanha da Gama教授的研究為同學們在數學模型構建的規范性、創新性和模型構建思路方面提供了參考。
Francisco Saldanha da Gama教授線上講座
三.文化交流破冰
為了推進同學們之間開展學術交流,閆曉杰老師、張培和張艷萍等同學組織了博士和碩士研究生間的自我介紹及文化交流破冰活動。參加暑期學校的近100名同學分別來自經濟管理學院、交通運輸學院、計算機學院和物理學院等,形成圍繞“物流、信息化和服務科學”為主題的學科交叉特征。他們從姓名、家鄉、學校、專業和研究方向等多方面介紹自己,與周圍同學快速建立聯系。之后,通過頭腦記憶、你唱我猜和現場才藝展示等游戲活動,各位同學加深對彼此的了解。
文化交流破冰活動
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暑期學校簡介
2010年9月,中國教育部倡導建立了中歐工程教育聯盟(SEEEP),由中方18所與歐洲“理工大學教育研究聯盟”(CLUSTER)的12所高校組成,主旨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新工程教育觀念、改革工程教學模式、擴大社會合作”。
2014年9月19日,北京交通大學與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UPC)聯合申報的“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項目獲得中歐工程教育聯盟(SEEEP)批準,并由北京交通大學ICIR中心承擔具體建設工作。項目總體目標是提升中歐雙方博士生培養的協作能力,探索實踐博士生培養的多元國際合作模式,推進中歐雙方在博士生知識、能力、素質全方位培養理論的發展交流,深化在物流、信息化、管理與服務科學領域研究的協同創新,鼓勵雙方學者針對中歐間的重大學術問題開展深度合作研究、提出創新高效的解決方法。
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暑期學校(簡稱暑期學校)是 “中歐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務科學博士生院”的具體建設工作之一。自2014年,分別在北京、西班牙巴薩羅那、日本京都、加拿大多倫多、加拿大溫哥華和美國馬里蘭連續成功舉辦7屆。支持了來自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優秀博士開展深度學術和人文交流,促成來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研究生跨越空間阻隔、增進文化互信、加強情感融通。經過多年持續建設,暑期學校成為一個具備較高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國際交流平臺、文化交融平臺、和博士生創新培養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