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的指示精神,物流系教師黨支部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的要求,采用理論學習與現場考察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開展了系列教育學習活動。2020年11月19日周四,支部組織黨員和群眾19人參觀了通州博物館和大運河文化帶。
上午,首先參觀了位于通州城區的通州博物館。博物館精選通州出土的珍貴文物164件,其中從運河出土的元、明、清代大鐵錨、錢幣、陶瓷等有重要價值的文物50余件。博物館解說員為大家介紹了通州自西漢置縣2200年的歷史沿革,重點介紹了通州漕運啟于秦漢,興于元、明、清的輝煌歷史。在上午兩個多小時的參觀學習過程中,大家感慨頗深,對于京杭大運河在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的偉大貢獻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大運河是雄壯的物流基礎設施,也是流動的文明血脈,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秦時的軌道交通雛形——馳道、明清時的谷倉和量具,一件件文物呈現的是先人的勤勞和智慧,是中國古代物流建設的成就,是寶貴的文化財富。鑒古知今,大家無不感慨萬千,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保護好、傳承好大運河文化應成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者的應盡之責。
下午,繼續參觀考察日新月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為城市副中心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來到位于北京通州新城北運河兩側的大運河森林公園。森林公園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科學規劃、突出保護,構建了“一河、兩岸、六園、十八景”,形成了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和繽紛旅游帶。初冬時節,層林盡染,碧波蕩漾。遠眺規劃一新的城市副中心,千年京畿重鎮的通州,在新時代正經歷一場華麗的蛻變與轉身。曾經繁忙漕運的喧囂似乎還在耳畔回響,如今運河兩岸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路網如織、車流如梭,新征程蓄勢待發!在考察、參觀過程中,全體成員進一步感悟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此次參觀學習活動是物流系教師黨支部組織策劃將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結合的系列活動之一,支部還將圍繞“大運河文化”主題開展參觀、研討活動,進一步營造“感悟歷史、傳承文化”的學習和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