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日報網、中國青年網、中國MBA教育網等校外媒體先后發布由學院品牌與營銷辦公室采訪撰寫的長篇綜合報道《讓案例成為商學院發展的源頭活水——北京交大經管學院案例工作成效顯著》,學校新聞網也在網站首頁滾動新聞欄發布報道。全文轉載如下:?
讓案例成為商學院發展的源頭活水
——北京交大經管學院案例工作成效顯著
?
????? 2018年9月,由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承辦的第九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評選結果重磅出爐,在最終入選的來自45所院校的92篇案例中,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獨占7篇,成為本次大賽中獲獎最多的三所院校之一;在同月舉行的第六屆全國管理案例精英賽中,學院MBA學生團隊又在全國88所院校1500支團隊中獲得全國季軍的好成績。案例,已日益成為學院服務產業發展、培育領軍人才的品牌工作,引發矚目。
邀請專家進行案例論文寫作培訓
為學生復盤企業發生的故事
在國內高校為MBA開設的會計學相關課程上,普遍會講到“財務共享”的概念。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這個書面內涵不足百字的抽象概念,北京交大經管學院會計系崔永梅教授團隊系統梳理與中國中鐵多年合作積累的豐富素材,精心撰寫出題為《小支點,大未來:財務共享如何突圍》的教學案例,后來入選全國MBA教指委“百篇優秀管理案例”。
作為案例教學的親身實踐者,同時作為學院分管案例工作的副院長,崔永梅介紹,案例教學是當前商學教育最好的授課方式之一,通過情景化、深層次呈現企業發生的精彩故事,讓學生進入管理決策情境,在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同時,更是能快速提升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于這一點,學院企業管理系顧元勛教授深有同感。2006年,之前一直在企業就職的顧元勛來到經管學院工作。初登講臺的他在給本科生講授《人力資源管理》時,發現學生對“企業組織”的概念難以理解,于是試著引用自己所熟悉的兩個企業實例加以說明,沒想到反應出乎意料地好。盡管那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但牛刀小試便獲成功,一舉堅定了顧元勛探索采用案例教學的選擇。“于我而言,能夠較好地利用曾在企業工作的經驗優勢;對學生來說,通過管理情境的再現,由抽象概念的學習轉換為實際場景的考察,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多年來,顧元勛始終致力于案例研究和教學,成果豐碩。他撰寫的3篇案例被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庫收錄,2篇獲評“全國百優”案例。其案例授課的課程則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之一,覆蓋本科、碩士、博士各個層次。
2014年,北京交大經管學院正式成立案例中心,旨在推進管理案例教學和案例研究發展,促進中國本土案例開發與共享。成立四年多來,中心的工作始終以教學為核心導向,同時在師資隊伍和案例庫建設兩個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學院花大力氣資助教師參加哈佛商學院、巴布森商學院等國外和國內高水平案例課程培訓,學習一流的案例教學模式,四年派出教師210余人。同時定期舉辦案例沙龍,組織企業高管、高校專家和學院教師開展交流探討,至今已達50多場。通過大規模的“送出去”和“請進來”,目前學院已形成一支分布于各大學科的近百人的案例教學隊伍,其中茍娟瓊、顧元勛、劉德紅、柯金川、崔永梅、周紹妮、肖翔、馬忠、趙楊、李遠慧、曾德麟、邢穎、趙健梅、周輝宇、張莉莉、何琳、謝紀剛、趙曉麗等多次獲得全國級案例開發獎項。
另一方面,學院每年投入數十萬元,設立案例開發資助項目,鼓勵老師自由申報,案例經評審后進入學院教學案例庫。為提高教師積極性,學院將案例工作全面列入聘期考核和標志性成果獎勵體系,同時作為教師職稱晉升社會實踐成果驗收的必需環節,這在國內高校中并不多見。近年來學院教師共開發原創性案例130多篇,其中近50篇被國內各大案例庫收錄,20多篇獲評全國MBA、MPAcc、MV、MF等教指委優秀案例。在此基礎上,學院投入資金購買哈佛、毅偉等頂尖案例庫,作為教師開展案例研究和教學的重要資料。
這種成系統而高規格的培育,對于教師的提升是顯著的。學院案例中心主任、金融系張莉莉副教授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她坦言,在擔任案例中心主任之前,自己對案例教學幾乎沒有什么概念,因為工作原因接觸案例之后,才如同發現了新大陸,感覺真的不一樣。“知識爆炸和信息化時代,書本知識往往滯后,信息化手段又大大拓展了學生自我學習的渠道,傳統的上課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需求,上課的體驗很差。通過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模擬獨一無二的企業管理決策過程,課堂氛圍大不相同。”“特別是專業學位學生培養,強調的是實踐能力,是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案例教學能最大程度地契合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期待。”短短幾年的時間,通過參加美國哈佛商學院案例培訓、組織和參與學院案例沙龍等,張莉莉從一個案例工作管理者,迅速成長為學院案例研究和教學的青年骨干。
在大力推動案例教學的同時,學院也注重引導學生參與案例研究工作,以此提升管理實踐水平和分析表達能力。比如鼓勵MBA學生撰寫以案例研究為主體的畢業論文,目前比例已高達80%以上;每年舉辦學院層面的校企互動的案例大賽,4年超過600人次參與,指導學生參加全國管理案例精英賽,先后榮獲總決賽季軍等各類獎項12個。
組織學生開展案例實踐課
從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中發現理論
北京交通大學因鐵路而生,由管理起家,其前身為1909年清政府創辦的鐵路管理傳習所,是中國第一所專門培養管理人才的高等學府。北京交通大學經管類學科發端于學校創建之始,是學校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學科。百十年來,在“知行”校訓的引領下,學院形成了“頂天立地”的商學文化,“頂天”就是高水平的理論研究,“立地”就是與產業對接。案例研究,成為新時期學院實踐“頂天立地”的有效載體。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和中國產業發生了前所未有之巨大變革,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偉大實踐,既為商學理論創新提供了肥沃土壤,也提出了迫切要求。”崔永梅談到,“可以說,中國經濟的實踐已遠遠走在了理論的前面,現有的中西方經濟管理理論均難以全面解釋當前中國的經濟現狀。這就需要我們從實踐中去總結經驗、發現理論、創造新知。案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手段。”“通過對一個個標志性企業、現象級模式的深入剖析,從中總結和創造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理論,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中國近代管理學科的誕生地,北京交大經管學院與產業界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系和互動。依托現有的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4個一級學科,以及8個國家及省部級平臺,學院始終瞄準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積極服務于國家交通運輸、現代物流、資本金融、信息技術、建筑地產、旅游健康等行業發展,成為支撐和引領中國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學院教師每年承擔200多個產業研究和產業服務項目,同時聘請300多名具有深厚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及政府經濟管理專家作為兼職教授,參與研究和教學,給學院帶來源源不斷的案例。學院教師近年來開發的130多個原創案例,絕大多數都是相關研究成果的直接轉化。
充分發揮大學院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學院信息管理系茍娟瓊教授團隊也與中國中鐵集團建立了長期而密切的合作,內容涉及課題研究、項目設計、決策咨詢等。“但遠不僅限于此”,茍娟瓊表示,“對于高校來說,最重要同時也最難的是如何把企業的現實問題跟自己的科研、教學真正融合起來。”她認為,案例研究為此提供了鑰匙。“高校跟企業合作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比如通過立項的方式去幫助企業解決一些具體問題。但同時也可以脫離開來,不局限于具體的合作,而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案例研究者,去客觀、冷靜地觀察、分析企業,對一些重要而不緊急,也就是目前企業并不急于解決、但未來發展中一定會非常關心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好的建議。”“這樣能更好地找到高校同企業合作的邊界和平衡點,既做好企業服務,又真正發揮高校創新引領的作用。”實際上,在中國中鐵集團在國內率先推動建設管理會計平臺的過程中,學院團隊就扮演了這種“外部顧問”的角色,發揮了積極建設性作用。
基于上述理念,學院下一步還將探索采用“案例沙盒”的新模式。“傳統的案例研究是別人做完了,你去總結”,茍娟瓊介紹,“‘案例沙盒’則是師生在企業實踐當中主動尋找有價值的問題展開研究,在此基礎上更深一步開展行動設計研究,作為企業實踐的參考,因此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創新性。”她強調,由于“案例沙盒”既可以由教師科研團隊實施,也可以是案例課堂的教師帶著全班學生開展,因此“開啟了一個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真正融為一體的新模式。”
在專注案例研究的過程中,顧元勛也發現,始終保持對企業發展的敏銳性,持續更新知識信息和思考方式,密切關注具有典型時代性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機制,是保證案例質量的關鍵。在他主講的《商業模式創新》課堂上,一位MBA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和案例研討后感慨萬分,懊悔自己沒有早點聽到顧老師的課程,感嘆“自己原來所在企業失敗中遇到的關鍵問題,在課堂中找到了答案。”
與中國企業聯合會聯合舉辦“企業家管理創新大講堂”
開創商學智慧多方共享的生動局面
作為北京交大經管學院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以“貢獻商學智慧,培育領軍人才,造福經濟社會”作為辦院治學的使命。案例工作顯然很好地同時承載了上述三大使命。貢獻商學智慧、實現多方共享,又是其尤為鮮明的特色。
在崔永梅看來,通過校企合作,聯合開發案例、共同發現新知,這是商學智慧的創造;通過案例教學,將企業的故事復盤給學生——未來的企業家和管理者,這是商學智慧的傳播;通過案例沙龍,交流經驗、啟迪思想,則是商學智慧的共享。她強調,共享經濟背景下,如何推動案例,特別是針對中國企業研究開發的原創性案例多方共享與知識創造,是一個富有意義的課題。
張莉莉也認為,與企業合作開發案例,一方面能保證高質量的案例教學、有利于學院人才培養,另一方面又為企業提供了戰略決策依據、服務于企業自身發展。學校和企業信息互通,科研與教學深度結合,是一種雙贏的局面。“能夠在不斷探索更加符合商學院特點的案例教學模式的同時,深化企業與學院、理論與實踐的優勢互補。”
2016年,為推動中國企業管理實踐和理論研究,北京交大經管學院與中國企業聯合會簽訂合作協議,內容包括聯合建設“中企聯—北交大企業管理案例庫”,建設企業管理案例基地、合作開發企業管理案例等。這也成為學院與企業合作開展案例研究、深化理論創新共享的標志性成果。兩年多來,2000多家中國管理創新標桿企業的一手資料被提供給學院教師,作為案例研究和教學的基礎素材;多個企業案例基地得以建立,校企合作不斷深化。從2018年起,雙方聯合舉辦“企業家管理創新大講堂”,每周邀請一位行業龍頭企業家來學院講學,分享企業管理創新的成果與經驗,成為企業與高校間“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高端平臺,師生、校友與企業聆聽者眾多,幾乎場場火爆。
事實上,作為開放辦學的重要內容,北京交大經管學院在案例工作國際化方面的動作也很見力度。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舉措,就是學院依托國家引智計劃,與國際案例研究的頂級專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潘善琳教授建立合作關系,深化案例師資培訓、教學模式改革、企業案例開發、案例論文撰寫、學生案例寫作等全方位交流,以此推動學院案例工作與世界一流標準全面對接,有效實現整體提升。
?“學院的愿景是成為引領中國產業發展的商學院,這不是空話和口號,而是有著堅實的基礎和堅定的行動。”崔永梅強調,“通過我們的案例研究與案例教學,既直接服務國家產業和行業發展,又致力于培養領軍人才和產業精英,從而真正實現創新引領。”“案例已成為學院發展的源頭活水,我們將持續深入地推動下去。”(文/李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