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京 交 通 大 學 部 處 函 件
本通〔2023〕095號
關于舉辦2023年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的通知
各位同學:
為選拔參加“2023年第十屆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的優秀選手和優秀作品,學校定于2023年8-9月,舉辦“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目的
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機器人產品設計及仿真能力、智能算法開發能力以及機器人技術應用能力,服務國家戰略,創新未來生活。培養學生對機器人乃至科學的興趣,為學生開展原創性設計提供機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學生搭建一個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展示自我、實現夢想的舞臺,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團隊意識。
二、競賽組織機構
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由北京交通大學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組委會主辦、機械與電子控制工程學院和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承辦。下設專家評審工作組。
三、參賽人員要求
北京交通大學注冊的在校大學生均可報名參賽,年級、專業不限。參賽隊以小組為單位報名,隊名自定,例如“XXX隊”。每個參賽隊學生人數2-4人,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
四、競賽內容及要求
4.1機器人書畫賽
1.規則概述
1.1 比賽內容與注意事項
本比賽特指參賽選手利用機器人使用毛筆現場完成一句(至少七個字)詩或詞的書寫,并完成一幅中國畫的創作。
(1)這里的毛筆特指用禽、動物的毛制成的筆,可以是各種型號的毛筆,使用其他類型的筆一律判為0分。
(2)要求機器人寫出的詩或詞正文中的每個字占用空間大小不能小于6*6平方厘米,否則判為0分。
(3)機器人在書寫漢字時,必須按照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范進行書寫,且為陽文,否則判為0分。
(4)機器人在書寫詩詞和作畫時,必須分別有一次及以上的自主取墨(蘸墨)等行為動作。使用有墨囊的毛筆或者不取墨(蘸墨)則判為0分。
(5)機器人在書寫詩詞后進行中國畫創作時,機器人可以自行走紙、換紙,也可以用同一張紙,但不得人為干預,人為換紙。
(6)在比賽過程中,機器人自主獨立書寫和作畫,不得遠程操控,不得人為干預,否則判為0分。
本比賽鼓勵參賽隊伍充分發揮實踐動手能力,自制機器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機器人的大小、形狀、外觀等不做指定限制。
2.比賽場地及道具要求
2.1 比賽場地與比賽條件
(1)場地:給每個參賽隊提供1.5×1.2m比賽用桌一張。
(2)硬件設備:機器人及其輔助用工具由參賽隊伍自帶。組委會提供3插位新國標接線板一個。
(3)軟件:參賽隊員應自行攜帶裝載有機器人編程軟件的筆記本電腦/臺式機一臺。
(4)紙張:參賽隊伍根據自身需要自帶紙張。
(5)其它:毛筆、硯臺、墨等耗材和工具等由參賽隊根據自身需要自帶。
3.比賽過程
3.1 比賽規則與基本要求
本比賽的成績以現場完成作品為準,裁判現場打分。
(1) 比賽前,裁判委員會以隨機派位的形式決定參賽隊伍比賽的場次和座位。
(2)當場比賽開始前,裁判委員會從事先準備好的比賽用詩詞作品中抽簽,決定書寫內容。中國畫的創作主題由裁判委員會根據實際情況在隊伍報道時或者報道后的其他適當時間予以公布。
(3)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品,每場比賽時間為40分鐘,其中:準備時間20分鐘,在準備時間內,各組參賽選手自行完成夾具更換、字體設置、控制參數調整等準備工作。正式比賽時間:20分鐘,在該段時間內,機器人自行完成規定的詩詞的書寫和作畫,比賽時間到,機器人停止書寫和作畫。
(4)比賽過程中不得人為干預機器人,書寫和作畫中間不允許人為干預,比賽現場清場,指導教師不能有任何參與。
(5)現場只收取一件作品,作品統一由裁判委員會現場收取。裁判根據作品的創意、完成性、完美性、藝術性等進行綜合評分。
評分項 | 評分要點 | 分數 |
作品創意設計 | 學生在當場比賽開始前現場提交針對該項比賽的作品設計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創意、方案、技術、測試、制作等內容 | 15 |
作品完成性 | 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得滿分30分。未完成的,以完成的字數為依據,每寫錯一個字或缺少一個字,扣3分,扣完為止 | 30 |
作品完美性 | 墨跡整潔。不存在墨跡淺重不一的情況,毛筆在蘸墨過程中需保持平穩運行,筆尖有墨跡滴落即扣分,每有一處扣3分;字體書寫深淺不一,每有一處扣3分,扣完為止 | 15 |
作品藝術性 | 作品應呈現出具有明顯的“篆、隸、楷、行、草”字體風格中的一種,且有整齊、順暢、美觀的樣貌,裁判可根據作品總體表現出的藝術美感給分 | 15 |
中國畫部分 | 在完成書法比賽的基礎上,機器人繼續作畫,完成指定命題的一幅中國畫。要求在完整性上體現畫作的主題,在筆法和墨法上體現中國畫的特點。要求機器人創作的中國畫尺寸不能小于A4紙面積,且主體著墨的外延尺寸不能小于A4紙大小的70%,否則根據情況扣分 | 25 |
總分 | 100 |
4.2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意設計賽
1.比賽目的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健康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結合時下人工智能熱點,獲得創新的創作支持和創意靈感,賦能新一代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同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意設計賽旨在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創新創意展示平臺,旨在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四個能力,為培養新一代卓越工程師提供平臺。該項比賽鼓勵新思路、新理論、新技術在機器人設計和應用中的探索與創新。鼓勵學生進行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并現場展示,對于抄襲、購買現成產品的,評審組專家可根據實際情況取消比賽成績。
參賽團隊應面向解決社會需求和熱點問題提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設計方案,并完成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設計工作,并鍛煉相應能力:
(1)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本體設計與制作,鍛煉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2)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軟件設計與實現:鍛煉系統感知、通信、決策等設計與執行算法的編寫能力。
(3)團隊參賽:2-4人每人負責一塊任務,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2.比賽過程
(1)參賽團隊提供500字創意說明、論文、設計資料與過程視頻等成果供評審組函評。
(2)入圍團隊帶實物、PPT進行現場評審和答辯。
(3)評審組根據現場答辯情況及創意設計的創新性,可實現性,合理性等方面進行評審。
(4)本比賽要求學生進行動手設計和開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對于抄襲、購買現成產品的,評審組專家可根據實際情況取消比賽成績。
(5)提交的論文需嚴格符合模板要求,由參賽團隊獨立完成,未公開發表過,無知識產權糾紛,形式審查不通過的論文可根據實際情況取消比賽資格。
(6)評分標準:
①總體評價(20分)
選題科學,面向解決社會需求及熱點問題,調研論證充分,符合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意設計大賽要求。內容完整,答辯過程思路清晰,論證有力。
②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設計(40分)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本體完整,鼓勵由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及開發。
設計并實現了相應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系統軟件。
設計并實現了系統感知、通信、決策與執行的相關算法。
分析、設計、計算、實驗正確、嚴謹,結論合理。
③創新性(40分)
科學作風嚴謹,作品設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觀點新穎,見解獨特,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
4.3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賽
1.規則概述
1.1 比賽簡介
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賽道比賽是模擬城市真實交通場景,要求參賽選手在AI邊緣計算板卡上進行賽道識別算法和目標識別AI算法開發,使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小車能夠在賽道內高速行駛并按要求通過賽道外特殊元素,未完成元素會產生罰時,最終完成一圈比賽時間短者排名靠前。
AI無人駕駛技術是傳感器、計算機、人工智能、通信、導航定位、模式識別、機器視覺、智能控制等多門前沿學科的綜合體。按照無人駕駛汽車的職能模塊,無人駕駛汽車的關鍵技術包括環境感知、導航定位、路徑規劃、決策控制等。攝像頭作為無人駕駛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傳感器之一,為無人駕駛系統提供重要的圖像信息。通過這些圖像信息,無人駕駛系統可以獲取到車輛平臺視野中所出現的各種道路信息。本賽項將無人駕駛技術融入到高校師生的教學和學習中去,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助力中國大學生科技實踐能力的提升,推動區域產教融合的發展。
2.比賽場地及道具要求
2.1 場地要求
無人駕駛的比賽賽道采用白色PVC耐磨塑膠地板材料制作而成,場地上路線兩側貼有黑色的導引線供機器人進行線路識別,線路旁放有三維元素標志供車輛進行區域識別。場地背景為藍色地毯,場地寬度(包括黑色邊界引導線)不小于45cm。兩條相鄰場地中心線之間的間距不小于60cm。場地中存在著直線、曲線、曲線的曲率半徑不小于50cm。場地具有直線、曲線彎道等元素。
比賽用場地及元素如下圖所示,圖中標志圖片為三維實物標志,黃色圓圈為錐桶。
比賽賽道
車輛維護標志
農田標志
坡道標志
黃色錐桶
3.參賽要求
3.1 報名與分組
每支隊伍最多由4名隊員和2名指導教師組成。
3.2 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賽技術要求
為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和安全性,對于車模及計算卡的要求如下:
(1)使用指定的CICR-I型車模及配套的電機、CS-3120舵機、CB-22003電池、S320攝像頭,不得加裝和更換其他型號;車模尺寸316*190*110mm(不含碳纖維桿),316*190*360mm(含碳纖維桿);
(2)最終比賽的車模必須帶有車殼。車模自帶的白色車殼可自由涂裝和改造,參賽隊也可以使用3D打印等方式自行制作非金屬車殼;
(3)計算平臺使用1塊百度大腦EdgeBoard計算卡;
(4)AI模型需要通過百度飛槳平臺訓練并部署到計算卡上。
I型車模
4.比賽過程
4.1 比賽任務
(1)比賽抽簽:參賽隊伍抽簽決定出場順序;
(2)比賽開始:裁判宣布比賽開始,10分鐘比賽計時開始,允許1名參賽隊員入場,需攜帶制作好的車模;可攜帶筆記本電腦,可使用有線或無線連接進行車模的測試和啟動;
(3)比賽進行:參賽隊員將車模置于車庫并啟動,車模按規定路線逆時針跑完1圈視為1次有效成績;比賽進行過程,不限嘗試次數,直至比賽結束;
(4)比賽結束:參賽隊員提出提前結束比賽或10分鐘比賽時間到,裁判宣布比賽結束,參賽隊員離場。裁判統計并宣布成績,參賽隊員確定成績。
4.2評比標準
(1)計分方式:每圈得分為從起點/終點斑馬線出發到回到斑馬線用時時間加加罰時間;最終得分為比賽時間內的最高一次分數。
(2)農田區:車輛通過農田非鋪裝道路,如圖所示,農田賽道上缺失一段常規道路,錐桶外側為農田,不可駛入。車輛識別農田實體標志,駛入農田區,依據錐桶的指示駛出農田區,重新回到常規道路上行駛。農田區布置在直路上或者小于90度彎角道路,錐桶圍成的道路寬度45cm±10cm。
農田區示意圖
(3)車輛維護區:車輛完成維護過程,如圖所示,車輛維護區具有車輛維護標志的一側設置有錐桶擺放成的停車區域,車輛識別路旁的實體標志,完全駛入錐桶區域且停車片刻后啟動。不停車罰時15秒,未完全停在區域內罰時10秒。
車輛維護區示意圖
(4)坡道:場地中設置有坡道,需要謹慎行駛,如圖所示,坡道前路旁擺放實體坡道標志,車輛識別標志便于提前預知坡道,從而自主判斷行駛策略。
坡道示意圖
(5)車庫:車模行駛一圈回到斑馬線處應停入旁邊的車庫并停車,未駛入車庫或駛入車庫未能及時停車,加罰5秒。
車庫示意圖
(6)特殊路段通過失敗時發車手可手動援救,重新將車輛置于特殊路段之后啟動,該路段視為通過失敗,按規定罰時,且計時不停止;通過各區域時明顯碰撞錐桶視為破壞農田,每次罰時5秒。
5.其他說明
本規則是實施裁判工作的依據,在競賽過程中裁判(評委)有最終裁定權。凡是規則中沒有說明的事項由裁判組決定。
五、競賽安排
(一)報名截止時間:2023年9月14日22:00
各參賽隊填寫“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報名表”(見附件4),并于2023年9月14日22:00前發送到郵箱20221243@bjtu.edu.cn。郵件標題注明“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報名”,文件名為“xxx隊-2023年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
提示:報名時不需提交作品。
(二)方案提交截止時間:2023年9月14日22:00
各參賽隊將方案(WORD文檔)電子版于2023年9月14日22:00前發送到郵箱20221243@bjtu.edu.cn,同時將紙質版文檔于9月15日晚19:30~22:00交至機械樓地下二層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機械樓正門電梯下地下二層即可,提前聯系:藍鑒川 13329898769)。對于比賽要求有疑問的同學可以聯系比賽聯系人進行解答。
(三)答辯時間與要求:預定9月下旬
答辯要求:
組委會將組織專家評審組對參賽機器人及論文進行評審,并組織選手進行現場答辯,各參賽小組需制作PPT文件,重點論述參賽機器人設計方案,答辯5分鐘,提問5分鐘。
答辯時間與地點另行通知各組負責人。
六、獎項設置及其他
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參與獎若干,獲獎比例根據參賽隊數最終確定。同時每個賽道推薦答辯得分最高的前2支隊伍代表學校參加“2023年第十屆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
七、聯系方式
藍鑒川 13329898769 21222042@bjtu.edu
關于舉辦2023年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的通知.zip
北京交通大學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
機器人大賽校內選拔賽組委會
(本科生院代章) 2023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