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根據《關于舉辦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度“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的通知》的安排,“科技發明制作”競賽分委會制定了科技發明制作類競賽的賽程,安排如下。 一、賽程安排 1.競賽報名與作品申報階段: 2012年11月16日~12月2日 各院系參賽選手根據相關要求自行組建團隊,聯系指導老師選取適宜的課題。認真填寫作品申報書(見附件1)和參賽報名表(見附件2),并于2012年12月2日20:00前將作品申報書和參賽報名表的電子版發送至tiaozhanbei2013tec@163.com,郵件以“學院-作品全稱-挑戰杯”命名,申報書和參賽報名表以“學院-作品全稱”命名,紙質版申報書(一式兩份)和參賽報名表紙質版于2012年12月2日晚20:00~21:00提交到九教南二層電信科協辦公室(九教南二層東側電梯對面)。 競賽分委會辦公室設立信息咨詢小組,參賽選手對于在參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可以與信息咨詢小組成員聯系。小組成員聯系方式如下: 姓名 郵箱 電話 李媛 11214067@bjtu.edu.cn 18810387806 李志 11214066@bjtu.edu.cn 13520404512 趙星雨 11211076@bjtu.edu.cn 13520010635 邱利茂 11211091@bjtu.edu.cn 18810388056 特別提示:大賽報名截止時間為:2012年12月2日晚20:00。所有參賽選手在作品提交前須嚴格確認組員名單和排序,作品申報書和參賽報名表信息應一致,并且一經提交,組員名單與排序不予更改。 2.作品完善階段:2012年12月3日~12月22日 參賽選手進行作品完善,并認真完成《中期檢查表》(屆時在教務處網站或電信學院網站下載)。 3.中期檢查階段:2012年12月22日~2013年1月6日 (1)參賽選手提交《中期檢查表》,將項目的研發進度填寫清楚,并經指導老師簽名后,按照網站通知的時間、地點與要求上交分委會。 (2)分委會將結合各項目組的《申報表》和《中期檢查表》及進展情況,組織有關專家對所有申報項目進行中期檢查,確定項目等級;對于等級較低、進展較為緩慢的項目,建議其終止;對于創意獨特、進度較快,并有較大發展前景的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和深入指導。中期評審結果在教務處網站公布。 4.作品完善及結題階段:2013年1月6日-2013年3月17日 參賽選手進行作品完善,并認真完成《作品結題表》(屆時在教務處網站或電信學院網站下載)。分委會將定期與選手溝通,了解作品進展進度,督促完成競賽。 5.終期答辯階段:2013年3月底 終期答辯分為實物展示和答辯兩個環節,由分委會邀請校內外專家擔任評審。其中,實物展示要求選手向評委展示作品的實際功能、外觀,并進行現場的原理說明和講解,回答評委提出的問題。 二、其他注意事項 (一)參賽對象 全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專業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含在職研究生)。可以是以個人或者團隊(3到6人)形式參賽,鼓勵跨學院、跨專業的組隊。 (二)作品基本要求 1.科技發明制作類分成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 2. 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2013年3月1日前兩年內完成的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或社會實踐活動成果,畢業設計和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和學位論文、國際競賽上獲獎的作品、獲國家級獎勵的成果等不在申報范圍之內。 3.參賽作品可分為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申請個人作品的,申請者必須承擔申請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鑒定證書、專利證書及發表的有關作品上的署名均應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須是學生且不得超過兩人;凡作者超過三人的項目或者不超過三人,但無法區分第一作者的項目,均須申請集體作品。集體作者必須全部為學生。凡有合作者的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均按學歷最高的作者劃分為本科生、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類作品進行評審。 4.參賽作品必須由指導教師(或教研組)推薦,經指導教師所在單位確認。 5.參賽作品應突出科學性、先進性和現實意義;從實際出發,側重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6.各學院應積極組織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優秀成果參賽,2012年列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的項目必須申報。 (三)參賽要求 1.參賽作品申報書必須統一使用《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度“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作品申報書》(見附件1) 2.作品申報書相應欄目須經本院學籍管理部門審核確認。 北京交通大學 “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組委會 科技發明制作類競賽分委會 2012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