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本學期將繼續(xù)推進人際動力團體咨詢,本學期將圍繞學業(yè)幸福感進行四個團體,希望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建立有效能的學習行為和習慣,中心擬針對學習嚴重困難的學生進行2個20次的長程團體咨詢,針對學業(yè)困難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干預;針對學習有困惑或有壓力的學生進行2個10次短程團體咨詢,針對學生的行為特點進行干預,望各學院輔導員積極推薦本院學生參與。 一、招募對象(20次團體) 1、經(jīng)過補考仍有兩門課不及格。 2、總學分績點低于1.5 。 3、延期畢業(yè)學生。 4、面臨延期畢業(yè)學生。 5、受到學業(yè)警示學生。 6、認為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與自己的個性特點有關系,且有主動改變的意愿。 二、招募對象(10次團體) 1、不符合以上條件。 2、對自己學習成績不滿意,感到學習有壓力。 3、學業(yè)幸福感低,在學業(yè)上有自卑感。 4、學習很用功,但學習效率不高。 5、認為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與自己的某些行為習慣有關系,且有主動改變的意愿。 三、團體工作方式:人際動力團體 是一種團體咨詢與團體治療的方式,其背后的理念認為,所有的心理困惑背后都是關系的問題,因此這種團體干預的方式通過關注團體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及人際互動的發(fā)生過程,所反映的背后意義,來幫助成員對自己的關系更為敏銳且更能表達自己的感覺,更多地了解自己,也更多地體察他人,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困惑,了解自己對人,對事,對物的態(tài)度,進而更好地應對自己工作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更幸福愉悅地生活。 報名方式: 填寫報名表(見附錄),發(fā)送到13120225@bjtu.edu.cn。主題請注明“報名參加團體”。 四、報名截止日期: 2014年9月26日 五、報名后續(xù)工作 1、公開課:講解人際動力團體工作的方式,與學業(yè)問題有關的理論,全體報名同學參加,選取參加時間段團體,雙向選擇。 2、一對一訪談:確認參加團體后,每個成員與團體領導者在第一次團體前有20分鐘的入組訪談。 六、團體時間: 團體1(10次): 周四下午4:30-6:00 團體2(10次): 周日下午4:30:00-6:00 團體3(20次): 周六晚上7:00-8:30 周四下午1:30-3:00 團體4(20次): 周五下午4:00-5:30 周日上午9:00-10:30 七、團體領導者: 團體1:魯小華&白云波 魯小華, 女,山東大學臨床醫(yī)學本科,北京大學醫(yī)學心理學碩士,清華大學教育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心理咨詢中心老師,現(xiàn)為中國心理學會會員,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國家二級咨詢師,注冊心理咨詢師,歐文·亞隆體系認證團體咨詢師。 接受多年精神分析培訓、督導和自我體驗,2008年至今連續(xù)參加歐文·亞隆模式團體培訓,并接受美國朱瑟琳老師以及臺灣吳秀碧老師的連續(xù)督導,翻譯《客體關系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我和你,人際關系的解析》以及《擁抱你的內在小孩,親密關系療愈之道》,博士論文為“基于依戀視角的人際動力團體輔導過程與效果研究”是國內第一篇對團體過程進行研究的博士論文。 白云波 男,國家認證心理咨詢師(二級);美國歐文·亞隆心理治療學院受訓團體治療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社科欄目特邀心理嘉賓;專職從事心理咨詢和治療工作五年,累積逾 2,000小時個體咨詢和治療經(jīng)驗,及 190余小時的團體咨詢和治療經(jīng)驗,并累積接受 1,600小時以上的個人體驗及各種專業(yè)培訓。 跟隨歐文·亞隆心理治療學院執(zhí)行院長 朱瑟琳·喬塞爾森教授、多倫多大學團體心理治療專業(yè)主任 莫林·萊什教授、臺灣著名團體心理治療領軍人物 吳秀碧教授 等,系統(tǒng)學習團體咨詢和治療技術三年,具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尤其擅長人際關系取向的無結構型成長小組或治療團體。 團體2:牛勇&周婷麗 牛勇 男,北京交通大學心理老師,中科院心理所博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國家二級咨詢師,長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接受過系統(tǒng)的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培訓,有著豐富的個體和團體咨詢經(jīng)驗,咨詢取向人本主義,著有《人本主義療法》一書,參譯《當我遇見一個人——維吉尼亞·薩提亞1963-1983演講集》一書。 周婷麗 女,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畢業(yè)于中科院心理所醫(yī)學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yè),大學生就業(yè)指導中心就業(yè)指導現(xiàn)場咨詢專家。 擅長團體心理咨詢與培訓,專職從事心理咨詢八年,有豐富的大學生團體經(jīng)驗; 先后跟隨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美國歐文亞隆團體大師之弟子莫林 萊什和朱瑟林教授學習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 先后參加過香港肖慶儀戀愛與婚前輔導團體領導者培訓工作坊、中美家庭治療、中美性治療連續(xù)培訓、臺灣朱慶林舞蹈治療、臺灣賴年華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培訓; 曾經(jīng)在中國農(nóng)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師大、北交大帶領大學生及研究生人際交往團體,異性戀愛團體,并自己設計有系列人際交往團體課程(一般人際交往團體、戀愛團體、婚前輔導團體及婚姻團體);著作:《大學生心理成長進行時》、《我與創(chuàng)業(yè)有個約會》《讓叛逆的孩子與你更親密》。 團體3:孫曉峰&張英俊 孫曉峰 女,北師大心理咨詢碩士,“人格心理與心理咨詢”方向博士肄業(y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團體治療師、督導師(歐文亞隆存在與人際取向)。 以精神分析、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為基礎,整合其它理論和實踐取向。擅長青少年、婚姻、家庭的個體咨詢與團體咨詢。心理咨詢師的成長團體。 張英俊 男,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清華大學心理學系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博士生,具有300小時以上精神科實習經(jīng)歷,曾參加中國-挪威精神分析連續(xù)培訓項目、北京大學CBT等培訓,曾擔任北京大學心理健康中心,清華大學心理健康中心咨詢師。 團體4:帥麗&徐佳 帥 莉 女,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yè)注冊系統(tǒng)注冊助理心理師;美國歐文•亞隆心理治療學院認證團體督導師、認證團體治療師;中美精神分析聯(lián)盟(CAPA)會員。 從事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近10年,個體心理咨詢累計5000小時以上。團體心理咨詢800小時以上。給團體治療師進行督導200小時以上。專業(yè)受訓經(jīng)歷: 進行精神分析理論與實踐、薩提亞家庭治療、創(chuàng)傷(EMDR)治療、團體心理咨詢等專業(yè)訓練,接受個人體驗400小時,接受督導200小時以上。 徐佳 博士 女,精神科醫(y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動力學、家庭治療、催眠治療、繪畫治療、創(chuàng)傷治療等),2000年-2008年在上海同濟大學取得精神病學方面的碩士學位,隨之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留學五年,取得心身醫(yī)學的博士學位并在德國參加并完成多種流派的心理治療的培訓,并曾擔任在德華人心理協(xié)會會長,協(xié)會組織的相關活動曾被德國媒體多次報道。 目前在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從事臨床工作。 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 2014年9月19日 附錄 提升學業(yè)幸福感團體報名表 學院 姓名 性別 年齡 專業(yè) 年級 電子郵箱 聯(lián)系電話 報名參加團體類型 A. 20次團體 B. 10次團體 學業(yè)不滿意之處及自己分析原因 參加團體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