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網理論頻道獨家特稿《理響中國》欄目刊發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研究員李世珍理論文章《高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實踐之要》,并獲中國青年網、中國新聞網、光明網、人民資訊、新浪網、搜狐網等多家主流媒體轉載。
李世珍
2023年10月12日08:4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高等教育處于國家教育體系頂端,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在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
師資是衡量一所大學實力的關鍵性指標,沒有一流的教師,就培養不出一流的人才;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辦不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大學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筆者認為,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高校應突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環節,牢牢把握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實踐之要”。
堅持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只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教師是教育之本,師德是教師之本。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師。教師的職業特點要求其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師在道德生活中的任何瑕疵,都會對學生的道德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筆者認為,高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應牢固確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切實將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實績和成效作為教師考核的核心內容,對教師包括高層次人才提出教書育人方面的明確要求,引導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積極投身和奉獻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育的進程中。要把好人才政治關、師德關,將師德師風作為師資引進、人才選聘等環節的首要內容,突出政治標準,完善過程管理。要大力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對于師德敗壞的害群之馬實行“零容忍”,同時大力宣揚新時代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營造以德立身、立德樹人的良好育人環境。
抓好專家型教師隊伍這一大學的核心競爭力建設。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有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布局,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才能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為此必須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之處,高校教師以知識創造價值,以知識教育學生,以知識獲取力量,扎實的學識是其立身之本和職業本領,專家型教師隊伍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筆者認為,高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應始終重視對教師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考察和提升,特別是注重發揮高層次人才在學術氛圍營造、重大成果孕育、高峰人才聚集、優秀團隊培育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匯聚一批科技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推動產生一流的創新成果,以此實現高校對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支撐。應堅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充分依托國家、區域和學校實施的各類人才計劃,大力從國外引進活躍在國際學術前沿、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和急需緊缺專門人才,同時善于吸納本土培養的優秀人才和青年學者,充分發揮其了解國情、熟悉政策等優勢。還應積極從學校現有師資中發現和培育有潛力的好苗子,不斷優化其成長發展、脫穎而出的外部環境,助力成長為高素質人才,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教師是傳承人類文明和塑造鮮活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最光榮的使命就是塑造生命、靈魂和新人,傳播思想、知識和真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求我們下大力氣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更要求全黨全社會更好做到尊師重教、維護師道尊嚴,讓教師真正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筆者認為,高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既要強化管理、嚴格要求,引導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立德樹人、履職盡責;又要切實關心他們的事業和生活,為他們在生活上提供更多便利,在工作上提供更多機會和更大舞臺。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尊重人才價值。要大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努力營造不同層次人才都能安然自處、自我實現的寬松環境,最大可能地激發教師活力,引導廣大教師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服務人民。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