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上午,經濟管理學院工程管理系劉玉明教授帶領唐永忠老師、郭文倩老師以及工程與項目管理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工程管理碩士(MEM)專業學位研究生,赴順義新城第18街區公租房項目現場調研學習。圍繞北京市首個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順義公租房裝配式EPC項目建設與管理實踐,劉玉明教授和北京市住宅產業化集團副總經理劉立平等企業與項目高管, 就如何“探索重大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創新,打造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典范,助力首都重大工程建設開新卷”,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
順義新城第18街區公租房項目是北京市首個采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裝配式保障房項目,位于順義區后沙峪鎮,總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EPC合同金額約16.8億元,由北京市燕順保障性住房投資有限公司建設并持有運營,EPC工程總承包單位是北京市住宅產業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項目房屋總套數3753套,全部為公租房,內設小型商服樓、老年活動站、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基礎服務設施。根據規劃設計要求,該項目將主要用于解決友誼醫院順義院區職工居住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亟需進行轉型升級,國家相繼出臺《國務院辦公廳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為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重大工程建設組織模式指明了發展方向。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順義新城項目從前期規劃設計(E)、部品部件生產(P)、施工裝配到內部裝修(C)均由北京市住宅產業集團獨立完成,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一體化、全方位高度協同和全要素高度集成,充分挖掘工程總承包模式與裝配式建筑的“雙重”內在價值,實現客戶價值、企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共贏局面,探索一條區別于傳統施工總承包的新模式,最終實現企業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雙方就裝配式建筑、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等方面的政策形勢、實踐應用以及發展方向進行了充分研討,以助力首都重大工程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總結提煉創新重大工程建設組織模式。
劉玉明教授表示加快推進以EPC模式為代表的工程總承包模式成為中國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展方向,建筑行業需把握當前“裝配式建筑+EPC”面臨的發展新機遇。劉玉明教授還給大家介紹了我國重大工程EPC總承包項目案例實踐,深度解析了如何實現EPC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管理體系與運行機制創新,從而推動工程總承包高質量發展,實現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此次活動主要采用校企合作交流會談與現場實地調研的方式開展,促進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和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