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19:00至22:30,第十屆“運輸與時空經濟論壇”國際會議(TSTE 2022)之低碳交通論壇于北京交通大學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主辦、愛思唯爾集團協辦,采取Zoom在線會議與愛思唯爾視頻號直播形式,特邀六位交通領域頂級期刊的主編與國內專家及青年學者就低碳交通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受邀出席并發表演講的六位專家分別是: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主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交通運輸系Elisabetta Cherchi教授,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聯合主編、長安大學運輸工程學院院長葛穎恩教授,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聯合主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曹新宇(Jason Cao)教授,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聯合創始主編、香港大學地理系盧佩瑩教授,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聯合主編、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王冬根教授,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副主編、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系Constantinos Antoniou教授。來自于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五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通經濟研究學者與師生參會。六位受邀專家精準把脈低碳交通發展難題,指路低碳交通發展方略,并與參會者就可持續交通體系構建、綠色出行、能源結構等諸多問題進行了精彩互動,反響熱烈。總參會人數多達2187人次,其中,Zoom會議室參會110人,愛思唯爾視頻號觀看2077人次,點贊467次。
本次會議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雅璨教授主持,由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施先亮教授致開幕詞。施先亮院長在致辭中對參與嘉賓表達了誠摯的謝意,隨后介紹了本次會議的主題“低碳交通”,他強調了在交通運輸系統中制定和實施低碳策略的重要性,對六位主編在低碳交通研究上的真知灼見表示期待。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王雅璨教授主持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施先亮教授致開幕詞
愛思唯爾社會科學出版總監Ann Corney女士隨后應邀致辭。Ann Corney女士感謝了主辦方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辦此次重要的會議,她表示,愛思唯爾集團與北京交通大學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伙伴關系對推進各領域的研究都具有重大價值。
愛思唯爾社會科學出版總監Ann Corney女士致辭
會議分上半場與下半場進行,先后由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李紅昌教授和史坤博助理教授主持。在上半場,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聯合主編、長安大學葛穎恩教授首先就《捕捉綠色經濟和干散貨航運市場之間的動態溢出效應》進行演講。葛穎恩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網絡建模與分析、交通政策與環境、國際運輸與物流。葛穎恩教授的演講聚焦航運的排放問題,解釋了干散貨航運市場與美國、歐洲和亞洲的綠色經濟之間的動態聯系。他指出,實證研究結果表明美國與歐洲的綠色經濟對干散貨航運市場以及亞洲綠色經濟的發展起著領導作用,同時,干散貨航運市場對綠色技術和綠色能源的需求可以刺激綠色經濟的發展。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聯合主編葛穎恩教授演講
隨后,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聯合創始主編、香港大學盧佩瑩教授就《電力交通:未來的碳減排潛力和政府干預的關鍵重要性》進行演講。盧佩瑩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步行性和城市形態、道路安全和空間分析、可持續性和運輸脫碳、智慧城市。盧佩瑩教授強調了在交通系統中,減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以及確保包容、安全、有彈性的可持續交通的必要性。她測算了中國大灣區和美國舊金山灣區的交通碳排放強度等指標的動態變化,發現電力交通使得這兩個地區的碳排放有所下降。盧佩瑩教授認為,政府干預對碳減排非常重要性,需要制定更多的政策措施來降低電動汽車的碳排放,例如加強對清潔能源、電動汽車制造與回收的監管和推廣。
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聯合創始主編盧佩瑩教授演講
接著,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聯合主編、香港浸會大學王冬根教授就《深港城市發展與出行行為變化》進行演講。王冬根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活動─旅行行為、時間地理學、社會─空間隔離和福祉地理學。王冬根教授一直關注建筑環境對城市出行行為的影響以及人們是否愿意在日常出行中花費固定的時間預算,在本次演講中他介紹了其團隊最近對深圳和香港近幾十年來長期出行行為變化的兩項研究。他們發現,在整個研究期間,深圳出行距離顯著增加,但是出行時間增長速度較慢,并在后期達到穩定水平。建筑環境對出行行為的影響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方向和程度上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他指出也有可能是社會經濟以外的潛在因素造成香港在進入21世紀后家庭汽車擁有量和旅游需求趨于停滯。
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聯合主編王冬根教授演講
下半場會議首先由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副主編、慕尼黑工業大學Constantinos Antoniou教授就《對新興和未來移動模式的影響建模》進行演講。Constantinos Antoniou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交通系統建模和優化、交通系統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未來移動系統的人為因素。Constantinos Antoniou教授指出,新興的與未來的移動模式不再是集中規劃型的,反而往往是初創活動的結果,這些活動側重于操作層面,從而忽視了事先對其廣泛影響進行規劃和評價,這造成了目前在預測新興和未來移動模式的影響上出現了許多問題,包括這些移動模式與其他模式如何相互影響、引致需求如何產生。有鑒于此,Constantinos Antoniou教授介紹了他對新興移動模式建模的不同方法,并展示了應用這些建模方法的實際案例。他認為,我們在走向未來時,需要信任新技術,需要運用新的數據收集技術和先進算法來幫助我們回答和解決交通問題。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副主編Constantinos Antoniou教授演講
接下來,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主編、紐卡斯爾大學Elisabetta Cherchi教授就《分析和預測創新引起的出行需求:以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為例》進行演講。Elisabetta Cherchi教授是國際交通行為研究協會(IATBR)前主席,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收集、需求建模、個人決策的行為背景、模擬個人行為復雜性的新方法。Elisabetta Cherchi教授介紹了預測創新需求與估計個人偏好的方法,指出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與接受速度是一個關鍵的研究問題。她展示了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情境中,直接的使用經歷、間接的使用經歷(如提供信息)以及虛擬的使用經歷(如通過VR體驗駕車)對個人的偏好的影響。Elisabetta Cherchi教授認為,人們對新技術的了解程度與使用經歷對他們的偏好具有很強的影響。她進一步指出,在創新引起的出行需求這一研究話題中,仍有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值得探究。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主編Elisabetta Cherchi教授演講
最后,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聯合主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曹新宇(Jason Cao)教授就《禁止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會破壞可持續交通嗎?》進行演講。曹新宇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地利用和交通運輸的互動、信息通信技術對出行行為的影響等。曹新宇教授針對摩托車和電動車如何影響汽車保有量這一問題,利用2019年中山市數據,通過梯度助推決策樹來估計建筑環境和摩托車/電動車擁有率對汽車擁有率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能夠削弱收入和距離城市中心的距離這兩個要素對汽車保有量的促進作用。曹新宇教授據此指出,禁止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并不有利于實現可持續交通。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聯合主編Jason Cao教授演講
會議在上半場和下半場均設置了問答互動環節,會議聽眾與與會嘉賓就演講內容積極提出自己的看法與疑問,演講嘉賓和與會者就研究主題、模型建立、數據獲取等問題進行了細致的探討和交流。
會議互動交流環節氣氛熱烈
至此,第十屆“運輸與時空經濟論壇”國際會議(TSTE 2022)之低碳交通論壇圓滿落下帷幕。低碳交通論壇的成功舉辦,是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在創新跨國、跨界、跨領域進行低碳交通運輸研究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模式上的新探索,也為北京交通大學在交通強國戰略背景下構建與實踐“四通”人才培養新模式做出了貢獻。從學術交流與知識傳播意義上來看,本次低碳交通論壇極大地拓寬了國內各大高校師生的學術視野,提高了北京交通大學的國際化交流水平與學術影響力,推進了世界范圍內低碳交通運輸研究成果的互動與吸收。從搭建低碳交通運輸研究本土化、學術交流國際化平臺的角度來看,本次低碳交通論壇為國內外學者專家、特別是國內青年學者提供了高水平學術研究、交流與合作的國際平臺,切切實實地推進了學術研究高水平化、交流渠道多元化、交流空間廣闊化、學術學科影響國際化。
未來,“運輸與時空經濟論壇”系列會議將繼承和發展上述成功經驗,踐行“知行”校訓,立足中國發展,凝聚世界力量,真正做到有效助力中國交通強國建設,確實推進世界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積極促進國內城市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切實推動全世界范圍內交通與經濟的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