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企業間的并購重組愈演愈烈。記者統計WIND金融數據終端的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年初至今,全國已累計完成并購交易總額約7000億元,已超過2013年全年的交易完成額。
專家學者指出,和過去制造業的集聚一樣,金融服務的集聚已是大勢所趨。而要促進金融業更好地服務于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還應“寬限制、促競爭”,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
近日從上海市普陀區“并購金融要素對接推進會”上了解到,2014年上半年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新增掛牌宗數同比增長3.06倍,掛牌總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5.42%;其中上海項目的宗數和金額分別增長5.454倍和19.84%,而中央項目的宗數和金額分別增長1.2倍和75.18%。
而來自清科集團的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交易784起,同比大幅提高79.8%,其中披露金額的并購案例總計717起,共涉及交易金額510.23億美元,同比提高19.0%,半年度交易金額再創新高。
從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處獲悉,2014年的并購交易市場呈現出三大新特征:
首先,掛牌項目的單宗平均金額明顯增長。該負責人介紹,2014年上半年,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的5億元以上和1億元-5億元的項目占比分別為65.18%和21.61%。單宗5億元以上的項目數量同比增長了1.75倍,總金額更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8.13%。
其次,服務業并購交易量占比最高,并保持了繼續增長的態勢。2014年上半年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交易案例中,第三產業的項目宗數和金額分別占了82.65%和87.04%,其中房地產[0.00% 資金 研報]業、金融業、社會服務業分列前三。
另外,今年以來,市場化的產權交易促進了金融創新,物權交易、增量交易、經營權交易等創新產品得到極大拓展,市場化的增資擴股項目成交金額同比增加了2.85倍。自從今年上半年正式啟動以來,上海普陀并購金融集聚區已經入駐股權投資及管理企業100余家,募集資金近300億元,在優化資源配置、助推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方面效應初顯。
在中國制造業高速發展的年代,制造業的集聚有力地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在推動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產業與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范劍勇教授認為,金融服務的集聚同樣是大勢所趨。
上海市普陀區區長程向民表示,金融集聚區立足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借力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遵循市場規律和經濟“新常態”。通過金融要素的集聚,可以更好地聚焦并購平臺功能創新、金融要素市場整合創新、并購行業監管服務機制創新,更好地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專家學者強調,在發揮政府因勢利導作用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新華網 2014年10月02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