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內突擊介入三家上市公司,中植系的資本圖譜再添棋子。繼康盛股份、荃銀高科之后,超華科技的最新定增計劃中再次出現了中植系身影。去年以來,PE資本與上市公司深度嫁接的做法開始盛行,其中暗含了市值管理、并購重組等運作預期,相關公司頗受市場追捧。顯然,對于中植系的重金投資,外界也有所期待。
超華科技7月23日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擬以8.48 元/股的發行價格,向常州京控泰豐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發行7000萬股,擬募集資金59360萬元,將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剩余部分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本次交易完成后,京控泰豐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將有效降低公司的財務費用,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緩解財務風險和經營壓力。
據公告,常州京控泰豐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14年7月15日,由合伙人常州京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9萬元、常州星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資1萬元設立。京控泰豐的經營范圍包括對外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目前尚未有實際業務開展。
公告顯示,京控泰豐的合伙人常州京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常州星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皆為中植資本的全資子公司。而中植資本自2011年成立以來,主營業務為股權投資。
與本次操作有異曲同工之妙,今年3月19日,中南重工發布重組方案,中植系身影浮現:中植資本、嘉誠資本、常州京控三家公司分別通過兩次入股大唐輝煌、直接受讓中南重工股份、新設公司參與配套融資的“三重”渠道,將成重組后中南重工的第二大股東。
不止于此。中植系參與A股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其成熟的商業套路在本月三宗交易中再次發揮得淋漓盡致。
7月22日,荃銀高科公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向中新融創控股子公司控制的投資平臺——重慶中新融澤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7.24元/股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交易前,公司不存在實際控制人。交易完成后,中新融澤持有公司4.17%股份,未改變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況。中新融創即為中植系旗下PE平臺之一。
而在本月初,康盛股份定增預案中顯示,公司擬向浙江潤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常州星河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重慶拓洋投資有限公司、義烏富鵬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4 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1.5億股,發行價為6.65元/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其中,常州星河資本、拓洋投資均為中植系成員,將在發行完成后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令人浮想聯翩的是,中植系方面表示,將幫助康盛股份增強產業整合能力,使公司能夠更好地通過內生增長和外延擴展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上海證券報 2014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