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12個月,全球游戲公司收購總額達125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據投資銀行Digi-Capital《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游戲投資回顧》報告顯示,在125億美元收購總額中,移動游戲公司收購規模為46億美元,MMO游戲公司40億,游戲技術公司28億,主機游戲公司10億。而游戲并購浪潮之所以席卷全球,有以下5大關鍵驅動因素。
1.移動游戲成長買方看重這個規模龐大的增長型市場。
Digi-Capital預計,至2017年,全球移動游戲收入規模將達330億美元,較2013年的160億美元實現翻番。面對增長如此迅速的大型市場,很多企業興趣濃厚,繼而通過收購移動游戲公司進行布局。騰訊5億美元收購CJGames28%股份,及掌趣2.85億美元收購玩蟹科技就是例子。
2.移動拼搭買方通過收購移動游戲公司,避免自己的市場被后者蠶食。
從用戶使用率、收入以及游戲開發人才的角度來看,主機、PC、MMO、社交和網頁游戲的地盤正在被移動游戲蠶食。有鑒于此,行業巨頭往往通過收購移動游戲公司,避免被后來者搶奪市場和超越。例如,Zynga就以5.27億美元高價收購了《笨拙忍者》開發商NaturalMotion,并承認Supercell已經吃了他們的午飯。
3.跨地域聯合買方通過收購,展示在本國以及海外市場的資本力量。
Digi-Capital稱至2017年,全球移動和在線游戲的總收入有望達到600億美元,其中380億來自亞洲,130億來自歐洲。北美市場仍然重要,但其主機時代的霸主地位已不復存在。在中國、日本和韓國市場,涌現出西方人5年前聞所未聞的超大規模公司,例如,騰訊是全球最具價值的游戲公司,市值超過1500億美元(比英特爾、思科和惠普公司更大)。有錢有勢的亞洲企業野心勃勃在2013年前十大游戲公司收購事件中,亞洲買方主導了9樁。與此同時,歐洲也正迎來復興,King、Supercell和Wargaming均屬全球領先的游戲公司…….2013年日本軟銀與GungHo聯手,以15億美元收購Supercell51%股權,就展示了亞歐企業跨地域并購的巨大潛力。
4.遺產支點買方為未來布局。
互聯網和移動游戲的現狀與趨勢印證了一個道理:誰能搶占顛覆性創新的高點,誰就能夠生存。Facebook20億美元收購OculusVR,是因為該公司相信虛擬技術潛力巨大。在亞洲,一批網游公司也在加快移動布局(《穿越火線》開發商Smilegate1.12億美元收購Sundaytoz20%股權);另一方面,傳統電信和圖書出版公司也有意涉足移動和在線游戲。例如,天舟文化2.06億美元收購神奇時代,大唐電信2.78億美元收購要玩,中文傳媒4.34億美元收購智明星通。
5.市場周期買方利用當前投資階段的優勢。
2014年,兩家英國游戲公司成功IPO:King和GameDigital,中國公司觸控科技卻推遲了IPO計劃,原因是公司估計過低。有人認為游戲公司被低估了,交易比IPO更有意義,而這就為很多有意收購游戲公司的企業創造了機會。
游戲陀螺 2014年0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