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年初至今,兩市已有超過20家公司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以產業并購基金為平臺的業務拓展模式將更為普遍,在上市公司開拓業務領域的過程中,產業與資本的融合將更加深入。
產業并購基金不斷涌現
近期連續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發起設立產業并購基金,并以此為平臺整合上下游產業、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可以看到,設立并購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集中在文化傳媒、互聯網、醫藥等新興產業領域。
繼宣布轉型進入旅游文化及相關產業領域后,山水文化6月7日公告,將與七弦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六合逢春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一只文化產業投資并購基金,用以參投或收購符合公司發展戰略需要的文化類企業。受此影響,公司股價在9日沖至漲停板,最終收于16.42元。
在首期基金中,山水文化承諾出資5000萬元以下,但不低于2000萬元;七弦投資、六合逢春方面承諾合計出資不低于1.3億元;七弦、六合出資不低于山水合伙企業資金規模總額的1%;其他資金由上述各方共同對外募集。山水合伙企業重點投資行業包括動漫、游戲、影視、旅游、演藝及移動互聯網等領域。公司表示,其目的在于尋找和培育優質項目,成為山水文化日后投資并購的項目池,協助山水文化實現對大標的的并購。
就在今年3月,奧飛動漫也曾公告,與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珠海廣發信德奧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互聯網文化產業股權投資或債權投資及相關顧問業務。雙方均作為產業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出資,其中奧飛動漫承諾出資4000萬元,廣發信德承諾出資6000萬元。奧飛動漫表示,公司設立產業基金,將挖掘互聯網文化產業領域潛在投資機會,加大投資力度,布局互聯網文化產業領域的優質戰略性項目。
醫藥領域也是上市公司設立產業并購基金投資的熱門領域之一。愛爾眼科便使用自有資金1億元參與設立北京華泰瑞聯并購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公司稱,主要目的在于抓住醫療服務業發展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增強公司對眼科醫療服務業的投資能力。迪安診斷則“牽手”韓國SV Investment,合作設立和運營“迪安醫療大健康產業基金”,以韓國的生物技術與健康產業為主要目標市場,發掘和尋找投資機會。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并購基金較為活躍的產業通常有幾大特征,一是存在整合機會,有大量中小型企業,市場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二是所處行業符合國家產業導向,受到政策扶植的領域;三是通過并購能夠提升企業價值、擴大企業資源。
總體來看,上市公司設立的產業投資基金,主要集中在文化傳媒、醫療、互聯網等新興產業,此外,環保、鐵路交通等受到政策扶持的產業也是并購基金投資的熱門領域。
多模式打造整合平臺
通過設立產業并購基金,上市公司改變了原有直接向目標公司增發股份完成收購的方式。一方面,引入PE等合作方參與收購公司的經營管理;另一方面,也借助機構經驗,尋找合適的收購公司。
投行人士指出,當前上市公司設立產業并購基金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種是通過和PE合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這也是上市公司普遍采取的方式之一。另一種是通過和券商合作,共同設立產業投資基金。以愛爾眼科為例,公司成立的北京華泰瑞聯并購基金中心(有限合伙),其管理人為華泰瑞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華泰證券直投業務全資子公司華泰紫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此外,也有上市公司聯合股東成立產業投資基金,謀求多渠道發展。
“和過去相比,現在上市公司尋找合作方更注重對方能夠提供的并購重組及投資經驗,以及專業的投資隊伍,而不再單純看重對方的出資額。”一位投行人士直言。
事實上,與此前一些上市公司設立產業基金僅僅為了擴大投資面、獲取投資收益相比,上市公司在當前的合作中正充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長城集團在4月披露了公司設立并購基金的計劃。公司設立金元惠理長城并購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主要投資于圍繞長城集團戰略規劃范圍的產業整合。總規模不超過1.8億元,其中長城集團認購不超過3000萬元。按照計劃,在資產管理計劃下設的投資決策委員會的五名委員中,長城集團委派兩名委員,每名擁有一票的投票權,投資決策經超過三分之二的委員投票同意通過方為有效。但長城集團對擬投資標的具有一票否決權。該計劃已于5月29日募集完畢。
業內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通過并購基金進行產業整合投資,不僅可以實現產業并購意圖,也加快了項目決策的效率,還可以避免收購對上市公司短期業績造成的影響。
機構參與熱情高漲
作為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優化資源配置的方式之一,并購基金獲得了機構的大力推崇。業內預計,將有更多PE聯合上市公司成立產業基金的案例出現。
統計顯示,2014年5月我國并購市場共完成100宗并購交易,其中披露金額的共有93宗,交易總金額約為4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并購案例數上升44.9%,金額數上升24.2%。
對機構的調查顯示,并購已成為VC和PE市場關注的最大熱點。隨著我國股權投資市場發展逐漸趨于成熟,股權投資市場上新的投資模式也不斷涌現。有研究中心認為,目前聯合行業龍頭或者上市公司成立產業整合基金時機已經成熟,機構布局并購基金步伐明顯加快。
“當前眾多PE和機構已經不僅僅與企業在某個具體的項目上合作,更多是與一家上市公司單獨設立基金,是為上市公司量身打造的并購基金。”某券商人士表示,通過與產業資本合作,PE鎖定了投資的退出渠道。
隨著并購市場步入火熱期,不少機構或上市公司開始傾向于從并購前端入手,尋找有市場發展潛力的并購標的并進行培育。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一過程中,并購基金成為并購標的的孵化器,比起傳統的直接收購模式更加靈活,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市公司的并購風險。
中國證券報 2014年0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