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泰富將斥資約2,269億元人民幣(約2,865億港元)向母公司收購100%中信股份,達至將集團整體上市。這亦將是繼2000年盈科數碼合并當時的香港電訊(現為電訊盈科)后,本地上市公司最大型的收購案。
中信泰富意欲"鯨吞"中信股份的消息于上月底獲得確認,三個星期后,公司即發布長達355頁的公告,披露交易細節,亦為這宗開創央企借殼香港子公司實現整體上市先河的交易揭開序幕。
在高達2,269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對價中,中信泰富將按每股13.48港元發行逾165.78億股股份,向中信集團發行價值1,770億元人民幣的股份支付部份對價,余額約499億元人民幣(約630億港元)則以現金支付。
由于中信泰富近年在其海外資源領域最大的投資項目——中澳鐵礦中投入甚鉅,因此公司擬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相若等值的新股籌集資金,即約須發行約46.75億股股份(可予調整)。
股份發行價較公司今天收市價14.3港元折讓5.73%。
中信泰富預期將于6月3日召開股東特別大會就收購議案進行表決,并在8月29日或之前完成收購并發行對價股份及配售股份。完成后,中信泰富將改名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重組后公司規模及盈利能力大增
中信泰富表示,收購完成后集團的規模擴大將可提升其競爭力,包括同時擁有健康且穩定增長的金融業及若干具有優勢的房地產及基礎設施業,以及會覆蓋中國經濟的重要行業及新興行業。另外,公司的融資能力及靈活性亦將得以提升,使得中信泰富繼續推進現有的資金密集型的項目,如在澳洲西部的中澳鐵礦項目。
完成交易后,擴大后集團未經審核備考權益將達3,718.59 億港元;根據擴大集團的未經審核備考財務資料,擴大集團的去年溢利則為704.59億港元。截至去年底,中信泰富的股東權益為1,083.13億港元。
中信集團是在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倡導和支援下,由中信泰富前主席榮智健父親、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創辦,并于2011年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金融與非金融并舉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業務覆蓋金融業、房地產及基礎設施業、工程承包業、資源能源業、制造業及其他行業等領域。
中信集團主要通過中信股份開展業務,中信股份的資產、收入和凈利潤占營業記錄期間中信集團資產、收入、凈利潤的絕大部分。
這宗逆向上市將是直屬國務院的中央企業,首宗借殼香港子公司實現整體上市案例,或顯示出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度和闊度。
至于中信泰富是香港的老牌中資企業,主要從事及投資于地產、航空、鋼鐵等業務。原本一直由榮智健掌管,2006年公司收購澳洲鐵礦項目后債務急升,08年因對沖澳元而招致155億港元外匯虧損,其后由中信集團正式接管,榮智健離開中信泰富,常振明于2009年4月起出任中信泰富主席。
經過數年的業務調整,中信泰富近年出售了一些非核心資產,并將資源集中于其歷來最大投資,也是中國企業迄今在海外資源領域最大的投資項目——中澳鐵礦,以及房地產業務。
常振明2月在中信泰富業績會上表示,中澳鐵礦項目首兩條生產線去年開始正式投產,始計算折舊,利息支出在2014年會大幅增加,因此公司的盈利會受到影響。
該項目自開始建設以來亦波折重重,由于技術難度高,多次延遲投產,至去年底止已投入的支出達到99億美元,未來仍須投入一定的資本支出,以建設其余四條生產線。
中信泰富亦持有大昌行和中信國際電訊等兩家上市公司權益。
兼并中信股份的交易規模,僅略次于2000年由亞洲首富兼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次子李澤楷領導的盈科數碼動力,與香港電訊合并案的規模,當時這宗亞洲最大規模的合并計劃總值達380億美元。
路透中文網 2014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