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冉 易凱資本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2013年是傳媒文化產業的并購年。最具有鮮明時間烙印的是A股公司收購手游公司。這是前所未有的一波A股并購新媒體、新經濟公司的浪潮,其中加起來大概20個左右的案例,但這只是一個開始。A股的傳媒影視類公司在接下來有可能把收購目標轉移到更大的互聯網公司身上,與之前交易規模多在3億到30億人民幣相比,2014年很可能出現10億美元以上的A股收購案例。
為什么2013年發生這么頻繁的并購?一個是因為時間窗口,2013年IPO注冊制真正實施之前,一整年不明朗的外部環境是它最好的時間窗口,否則實施注冊制之后,很多公司可以直接去上市,就失去了被并購的必要;第二個是雙方的意愿,A股公司想要收購一些對自己長期發展有支撐作用的互聯網公司,而互聯網公司也知道A股會成為越來越主流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A股估值的整體水平,尤其是創業板和中小板比國際的大多數市場還要高,但是互聯網公司的持股結構大多是外資或者VIE持股,A股獨立上市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如此一來雙方才能坐下來談交易。
很多上市公司之前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當時上市了,有的是因為有名額,有的也是臨時湊的,所以整體A股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的質量并不是很高。這種情況下,它上市以后因為有了很好的平臺,依托A股平臺可能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比如樂視網,上市時也有很多問題,包括我本人也置疑過,上市之后它們利用A股的優勢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情,這樣就解決了過去主業不是很突出、未來沒有增長點的問題。另外一個原因是很多互聯網公司對于傳媒影視等傳統行業的顛覆越來越明顯,這些公司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它們通過并購來給自己注入新的互聯網基因,比如華誼并購掌趣、銀漢,華策并購克頓等。
為什么2013年我們看到的并購主體主要是游戲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游戲公司是互聯網公司類型里面唯一一個有大規模盈利的領域,這個是游戲本身的性質決定的,所以也就比較符合A股公司的胃口,覺得風險相對比較可控。A股公司主要是五十到六十倍的市盈率,它用十幾倍收購一個游戲公司,是很劃算的生意。但是遲早他們也會意識到,很多真正未來有增長潛力的互聯網企業,短期不可能擁有規模化的利潤,這時候可能要突破以往的條條框框來考慮一些互聯網領域的機會,比如內容制作公司和新媒體渠道之間的聯姻,可能在2014年就會發生,這里面就有10億美元級別并購的可能性。
再往更深一步走,要并購10億美元級別公司,比如現在A股公司真正去收購VIE架構的公司,審批上也有障礙,所以這導致到目前為止大規模的A股公司并購潮還沒有真正出現,收購游戲只是打響了第一槍,接下來隨著相關政策法規實質性的突破,會有一波洶涌蓬勃的A股收購互聯網公司的浪潮。具體做法有很多,比如很多大的并購基金愿意跟A股公司合作,幫助A股公司完成并購,這個并購不是一步到位的,有時候可能是分兩步,中間安排一個過渡,A股公司之外的關聯公司,或者是跟基金合作的公司做一個接棒,能夠讓它盡快實現盈利。因為互聯網公司很多是沒有利潤的,可以在外面稍微養一養,把VIE的架構拆除了之后再裝到A股公司,這樣的做法將來我相信也會很常見。
互聯網正在全方位地顛覆內容產業,如同它影響金融一樣。它從根本上影響和改變很多內容生產的方式,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一方面一些傳統媒體越來越衰落,傳統媒體人也在紛紛跳槽,新的內容形式在不斷涌現,而另外一方面網上像“萬萬沒想到”這樣的非傳統氣質的產品有上億次的點播。很多做電影的方式也被顛覆,像王微做動畫,他電影的推出方式和以往也不一樣。特別是互聯網的營銷、發行等這些東西會導致內容本身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都發生非常根本性的變化。現在很多人也在談眾籌模式,內容也可能跟眾籌的模式相結合,比如“十萬個冷笑話”和“大魚海棠”之前通過互聯網眾籌拍電影。
但是,內容公司本質的特點不是一個爆發的行業,內容做得很優秀的公司,它的爆發也不可能像微信這樣,但內容跟移動互聯網的結合會產生巨大價值。這里面需要不斷摸索,比如未來的手機視頻和今天的微視有關系,但是它不一定就是這個產品,會有各種各樣的產品層出不窮被推出來,也許其中某一個某兩個就成功了,所以在這兩個領域可能機會比較大。
具體到內容產業本身,能夠形成系列的版權價值會變得越來越重要。2013年電影市場整體給人的感覺是,真正的大片不是特別多,但是五億以上的票房還是有一些的,這是因為電影院大大增加了。但未來即使電影院更多了,一年檔期就那么多,不可能一年容納電影的數量每年翻多少倍,以百分之三十五十的速度增長,所以最終市場一年上一百多部電影或者兩百多部電影,大概就是這么一個量。這里面它的構成可能會隨著行業成熟,越來越多以大片主導,系列大片會在票房中占據比較高的比例,包括國產和進口的系列大片。在這之外也會有小片異軍突起,但這不會是主流。是不是能做成有版權價值的、能夠持續開發的內容,未來會是一個內容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
現在再有一家影視公司依靠一年拍幾部電視劇、兩三部電影的業務模式來上市,即便上了也不會太好。將來A股的文化產業類公司一定會兩極分化,強的更強,像華誼、光線,如果萬達上的話,還是有機會成為大品牌的,剩下有一些就停在那,它也是上市公司,但價值不會有大幅度增長,甚至有可能會萎縮。
那什么樣的公司會殺出來?首先要跟大勢結合,大勢是無線互聯網,是4G,是新的產生內容的方式,以及是不是真的能形成系列生產、系列開發的能力,有了系列生產的能力后,能不能真正做成一個新媒體內容的平臺,而不只是一個新媒體內容的供應商。而且新媒體內容里面做好的部分你是不是有能力把它做成大片、做成娛樂形態的產品。這些東西都要看每個公司的能力,誰能夠跑得快一點做得好一點,誰就有機會成為大公司。
線上和線下娛樂消費的結合也會帶來機會。你去看今天的商場,里面絕大部分面積是支持餐飲和娛樂的。整體的城市形態在發生變化,購物中心的功能設計理念也在發生變化,這個也會推動地面的娛樂活動,包括地面演出活動的增長。
互聯網思維會給內容產業的思維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我們一直說最后內容就是零售,零售就是內容,你最后會發現他賣的東西都是靠內容推的,而不是靠廣告,是靠故事,靠情感。小米的粉絲模式未來會有更多的跟隨者和競爭者,特別是4G來了以后,隨時隨地能夠高速上網的前提下會誕生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中國企業家網 2014年02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