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倪文昊到達京城一家剛剛登陸港股的民營醫院集團總部調研時,公司董秘抱歉地說,不好意思,沒座了,這時他才發現,小小的會議室里,擠滿了近百名醫藥研究員、基金經理,大家都對這家企業充滿了興趣。“這讓我對醫療概念股充滿信心。”倪文昊透露,2014年,他最看好的醫藥子行業是醫療服務。“在中國衛生開支構成中,醫療收入大約占60%,藥品占40%,但醫藥行業6個子板塊中,醫療占比僅2.1%,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中國的公立醫院完全沒有資產證券化,2014年將是醫療行業全面市場化推進的元年,也是其投資機會迸發的元年,參照臺灣當年引入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行業時的情況,這一塊留給市場的想象空間將非常大。而醫療服務也是政策確定性利好的子行業,國務院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三中全會決議中,均提出要大力發展醫療服務業,社會化辦醫將獲得政策的大力扶持。”倪文昊說。
但在A股市場上,醫療概念股可選標的并不多,尤其是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少數的幾個標的,如何能夠滿足資金的配置需求呢?倪文昊認為,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并購、整合等外延式增長來參與醫療服務行業,目前已有醫藥上市企業宣布醫療服務是公司戰略方向,不斷收購醫院,也有上市公司正在重組收購醫院,打造區域醫療集團。“未來我們將重點關注兩類企業:一是已經公告進行并購或重組,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公司;一類是具備并購整合能力,加快增長的公司。”他認為,醫藥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并購活躍。未來在醫療服務板塊,并購將帶來無限的遐想。
對于醫藥行業未來幾年發展的走向,倪文昊指出,最大決定因素是醫改背景下政府“多出錢、嚴監管”。在他看來,本輪醫改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在于逐步還原福利化,不斷提高保健領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實現路徑在于政府加大出資力度,置換出部分個人現金支出,給予全體人群以基本的醫療保障。而在加大出資力度的同時,勢必會加強政府對于整個醫藥健康領域的監管力度,并體現在藥品價格、藥品流通、醫療機構處方權控制、醫療機構收支管理等各個領域,這將是決定未來幾年醫藥行業走向的另一重要決定因素。
中國證券報2014年0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