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7-15 14:57 瀏覽次數:21208
會計碩士(MPAcc)
(學科代碼:125300 授予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一、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
會計碩士(MPAcc),是專注于會計實務,研究現代會計理論和技術,以及相關領域知識和技能的專業學科。
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包括:
企業會計與稅收方向、財務與金融管理方向、企業風險與審計方向、并購重組與資產管理方向、注冊會計師方向。
(1)企業會計與稅收方向
主要學習會計、稅收的基礎理論、核心理論及前沿理論與應用實踐。
(2)財務與金融管理方向
主要學習公司財務管理與金融市場的相關理論、方法及其最新發展成果。
(3)企業風險與審計方向
主要學習審計的歷史發展、職能特征、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審計風險、審計方法、審計報告等。
(4)并購重組與資產管理方向
主要學習并購與重組獲得戰略性發展的相關理論與實踐、企業并購重組的主要程序和具體操作方法、企業并購重組中的價值評估、資產管理與評估等問題。
(5)注冊會計師方向
主要學習與注冊會計師考試相配套的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審計、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等理論與方法。
二、培養目標
1.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強調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具有較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會計專門人才。
2. 本學科碩士學位的獲得者應該達到如下基本要求: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較強的事業心和獻身科學的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積極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
(2)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能夠熟練運用現代會計、財務、審計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具有從事高層次會計管理工作所必備的國際視野、戰略意識和領導潛質。
(4)熟練掌握和運用一門外國語。
3. 本學科碩士學位的獲得者能適應各類大型企業、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財務、審計、稅收等經濟管理類相關工作。
三、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1. 培養方式
鼓勵采用案例教學方法并逐步增加在教學中使用案例的比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開辟第二課堂,聘請實務部門和政策制定部門有實踐經驗的專家開設講座或承擔部分課程。
實行雙導師制。其中一位導師來自學校,一般為第一導師;另一位導師為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政府部門有關專家。
注重實踐環節,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采取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考評因素包括考試、作業、案例分析、課堂討論、撰寫專題報告等部分,授課教師可根據具體課程特點自由選擇并組合。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導師科研項目,或企業的內部咨詢、會計制度設計、財務分析等實踐活動。
重視和加強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2. 學習年限
學制2年,學習年限2-3年。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校期間,實行學分制。
雙證MPAcc研究生總學分應達到39學分。課程體系包括核心課、方向課、選修課和實踐環節四個部分,其中核心課、方向課與實踐環節為必修。
具體課程設置及補充說明見附表。
五、實踐環節
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必須保證不少于半年的專業實踐時間,以突出專業學位培養實踐導向的特點,可采用集中實踐和分散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研究生一般應在MPAcc教育基地或指定的實習單位進行實習,在MPAcc中心和導師的全程管理和指導下進行,需要提交實踐報告及實習單位開具的實踐鑒定證明,撰寫1萬字左右的實踐報告,通過后獲得相應學分。
鼓勵參加國內外各類高水平的實踐性比賽,如企業案例大賽、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電子商務競賽等,鼓勵參加企業科研課題,成果經MPAcc中心認定后,可根據情況予以減免學分。
六、學位論文
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撰寫是綜合檢驗整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和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要體現專業學位特點,突出學以致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學位論文應體現學生運用會計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和實用價值。實行雙導師制,由校內外導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
1.論文選題
選題基本要求
(1)論文選題應密切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具有較強的實踐價值和理論意義,應反映當前會計及相關經濟、管理領域的重要問題,不應與本學科有顯著偏離。同時,提倡本學科、本專業的原創性研究。
(2)論文選題應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學生應充分收集相關研究資料,了解已有相關文獻和研究成果,并結合本人實際工作情況、研究興趣、研究能力、前期研究成果等確定選題。導師應對選題的恰當性(突出實踐價值,兼顧理論價值)、選題方向、選題的具體內容等提出是否可行的明確意見。確有必要時,經充分協商,導師也可以根據本學科與專業的研究現狀,結合學生本人的具體情況,提供參考選題。
(3)論文選題應體現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必須緊密聯系實際,有數據、證據支撐,避免老生常談,大題小做,大題泛做,紙上談兵;提倡新題新做,小題大做,小題細做,問題深做。
(4)為與學術型碩士學位論文區別,一般不提倡純學術性的學位論文。
(5)論文題目應明確、具體,有很強的針對性,能反映出論文研究的核心問題,字數適當,一般以15-25個漢字為宜,最多不超過30個漢字,避免使用空洞、寬泛、似是而非、字數過少、簡單含混的論文題目。
(6)選題后,應認真撰寫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由導師簽署意見后,參加由導師或院系組織的開題答辯會。學生應當就選題依據或理由、實踐價值與理論意義、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論文工作計劃等進行公開報告。參加開題答辯會的專家應當與學生本人就選題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修改意見。
(7)開題答辯會后,對于不符合要求的開題報告應在導師指導下重新開題。未完成開題報告程序的學生,不得進入學位論文撰寫階段。
選題方向或領域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面向會計職業,培養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法制觀念,系統掌握現代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以及相關領域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對會計實務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國際化會計專門人才。因此,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選題一般應密切結合本學科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有明確的實務背景和應用價值。論文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廣泛性、前瞻性、導向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能體現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一般應集中在會計、財務、審計以及與之交叉的相關管理、稅務、咨詢、內控、戰略、風險管理、信息技術等相關、相近領域。
學生選擇的論文選題若具有很強的邊緣性、交叉性、超前性,且與專業發展相關或具有指導意義,在得到導師和開題答辯會專家認可后,可不受以上范圍限制。
2. 時間安排
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分為論文開題、預答辯、匿名送審和正式答辯四個環節,從論文開題到正式答辯時間不少于6個月。其中,論文開題時間為第三學期(10月底至11月初),預答辯時間為第四學期(4月中下旬),匿名送審時間為第四學期(5月初),正式答辯時間為第四學期末(6月初)。
3. 開題報告
為確保學位論文的質量,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通過查閱文獻、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等手段確定論文選題,并形成開題報告。開題報告前應完成文獻綜述環節,閱讀文獻量不少于30篇。
論文開題報告會一般應在第三學期初舉行。開題報告會應由MPAcc中心負責組織3-5名會計學科和相關學科專家組成考核小組對學位論文進行開題審核。研究生應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開題報告,內容包括三大部分:(1)選題背景和意義;(2)前人已做過的工作,自己準備開展的工作及預期研究成果綜述;(3)研究進度安排??己诵〗M針對學生選題及匯報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充分討論與評議,指出其中的關鍵技術及問題,幫助學生合理優化論文內容與結構,并對其綜合能力與水平給予正確評價。通過開題報告后,方可進行課題研究。由于特殊原因需對論文題目做出重大調整的,須經過必要程序并相應延遲答辯時間。
4. 撰寫要求與論文類型
為確保論文質量,學位論文工作須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能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應做到體例結構規范,方法科學、合理,觀點明確,闡述準確、清晰,兼具創新與實用價值。論文字數一般不少于3萬字。為了體現專業學位的特點,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應緊密結合實際,從實踐中提煉問題,通過研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服務于組織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經營管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論文類型一般采用案例分析、調研(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組織(管理)診斷、其他等。
(1)案例分析
案例是對組織特定管理情境真實、客觀的描述和介紹,是組織管理情境的真實再現。案例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一是決策型案例,具體包括對策型案例、政策制定型案例和定義問題型案例;二是事實說明型案例,具體包括說明型案例和概念應用型案例。
案例研究型論文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過對相關案例的深入剖析,挖掘典型的實際問題,充分利用所學的會計相關專業理論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形成對理論的驗證、補充和修正的一種學位論文形式。
(2)調研(調查)報告
調研(調查)報告是運用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通過對某行業、企業或其他組織的調查研究,提出有關決策建議,并形成相應的研究報告的論文形式。采用調研(調查)報告類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應運用科學的調查分析方法(如問卷調查、訪談等),對調查對象進行充分的調查、分析,了解調查對象的性質、特點、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供有關的決策建議。在此基礎上,結合學位論文的規范要求,撰寫學位論文。
(3)專題研究
專題是指圍繞某個或某類問題而形成的相關問題的集合。專題研究則是指對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深入、專注的研究。專題研究型論文是針對現實中的某個或某類問題,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一定的應用領域拓展、移植或方法的創新。專題研究型論文應主要著眼于實際應用研究,通過解決某個具體企業或組織的具體問題,揭示若干具有指導性的思路、方法、方案、措施與政策等。
(4)組織(管理)診斷
組織(管理)診斷就是分析和調查組織實際經營狀態,歸納總結其性質和特點,發現存在的問題,并以建設性報告方式,提供一系列的改善建議。采用組織(管理)診斷方式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需要運用相關會計或管理理論及方法,在對組織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找出被診斷組織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具體改善方案。除診斷報告本身的要求外,還應體現出學位論文的研究性、思想性和實踐性。
(5) 其它
除上述類型之外,允許學生選擇軟件開發、制度設計、多學科交叉領域的選題并進行研究。
5. 論文答辯
(1)預答辯
為保證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申請答辯的研究生需在正式答辯前、論文初稿完成后,由MPAcc中心組織,統一參加學位論文預答辯。預答辯專家從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職教授或副教授中選聘,對論文進行嚴格、認真的審查,著重檢查其中的創新成果、創新水平、工作量等,并詳細指出論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2)匿名送審
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通過預答辯、或經修改通過預答辯后,由MPAcc中心組織論文匿名送審。學位論文應由2名本專業具有高級職稱的校內外專家審閱,匿名送審通過者方可申請正式答辯。
(3)正式答辯
研究生修滿學分、完成各培養環節、通過學位論文匿名送審后,方可申請正式答辯。正式答辯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末進行。
完成課程學習,取得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北京交通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