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年02月19日
在瑞典哥德堡大學交換的這一學期我體驗到了全新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方式,讓我在各方面都認識、學會、成長了很多,也給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
從學習方面,這里的課程模式和國內有很大差別。這里是一門課集中上大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哥德堡大學的一個period),在這個階段內包括聽老師講課、完成個人作業、小組作業、一些小測和期末考試等,結束一門課程的所有內容后再開始下一門課的學習。我選修了宏觀經濟學,地理經濟學.區域發展和地理經濟學.全球化生產,每門課的授課流程和考試形式都有一些不同,我也因此經歷了一些很“新鮮”的學習過程,有挑戰性,也很奇妙有趣。
首先在一個階段內集中完成一門課程意味著我們需要快速將課堂上的知識理解提煉內化,才能夠輸出形成質量比較高的個人或小組作業。在習慣了一門課程有大半個學期的時間細水長流慢慢消化后起初我有些不適應這樣的學習模式,之后我發現這樣可以督促我做到真正的“日日清”,只有每天上完課都復習好PPT,學懂當天講的內容第二天才能跟上老師。因此在這種模式下我輸入知識的效率變高了。
小組作業也是讓我感受頗多的一個模塊,第一次和外國同學分工合作是有些忐忑的。和我一組的立陶宛同學非常認真負責,在有些被忽略的地方會提醒我們要添加上引用文獻,比如一些模型、老師上課提到的理論都要進行引用。每次小組作業提交后我們會有一次seminar,很多外國同學在pre的時候都非常松弛,就好像真的是一場以自己為主角的演講,通過手勢、眼神和語氣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輸出自己的觀點。每組講完后老師和其他同學會問一些問題,大家聽得認真,問的問題很有質量,場面也一度非常激烈,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交流和研討的氛圍。在這個過程中我學習到了如何完成一篇嚴謹的文章,也對之后自己在大家面前表達觀點時的狀態有了比較明確的目標。
在生活方面,我體驗到了經營自己的小家的感覺。買菜、做飯、打掃屋子、添置裝飾……最開始我做飯刀會劃著手,味道也及其不穩定,后來做著做著就熟練了很多。雖然刀功還是有待提高,但是調味已經基本上不出什么大問題了。這一個學期下來我已經從廚房小白進化成了有點半吊子但能做幾個拿手菜的廚子預備役,甚至嘗試做過味道還不錯的海南雞飯,水煮牛肉和辣子雞這種大菜。有時候和鄰居或者同住一片學生公寓的朋友們聚餐,大家一人做一道菜一起吃,能夠嘗到各種神奇新鮮的菜式,比如羊奶酪三明治、檸檬雞絲、中東味道的pasta、泡椒牛肉碎等等,非常有意思。
在學習之余我去了歐洲很多國家,走走轉轉中切實地感受到了看世界多面性的感覺,也見到了很多也許畢生難忘的景色。我們在斯德哥爾摩的viking line上觀賞夕陽下的漫天云霞;在深夜的特羅姆瑟跟著當地的小哥追行蹤不定的極光;穿梭在熱鬧的圣誕集市里品嘗特色小吃和飲品;從寒冷的北歐跑出來到西班牙南部的橘子樹小城馬拉加曬太陽;去羅卡角的途中對著碧藍色的波光粼粼的大西洋出很久很久的神;在下著大雪的跨年夜爬上山看煙花,和旁邊的陌生人們互道Happy New Year……
在這里我還遇見了很多特別好特別友善的人:塔林車站素不相識的本地大哥主動幫忙查交通路線,把我們送到酒店門口才回家;巴黎街頭恰巧與一隊外出實踐的中學生同行了一段路,帶隊老師很熱情地和我聊天還邀請我去學校參觀;在學院旁邊的咖啡店吃甜點的時候店主老爺爺請我們去他新開的意式pizza店免費品嘗;追極光的后半程我們已經困得昏昏欲睡,但是小哥說也許你們這輩子只會來一次一定要讓你們看夠不留遺憾,一直在開著車不斷尋找云層間隙……一切體驗是由景色和人一同構成的,非常非常幸運我能在哥德堡和其他旅途中被大家的善意溫暖著,筑成所有美好的回憶。
總結下來,交換期間我體驗到了自然景觀、人文建筑、生活方式、人生追求的多樣性,也算是掀開世界一隅見得其廣闊。特別感謝北交能給我提供這樣好的交換機會,也特別感謝陳老師從最開始的語言成績,申請交換院校,到交換期間對我學習生活學習生活的關心和幫助,讓我圓滿順利地完成了這次交換并且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回憶。回望過去,我要對從大一就開始做準備的自己道一聲恭喜;放眼未來,我也要對正走在漫漫長途中的自己說一句加油,希望我能將看到的學到的融匯進人生選擇中。也許多年后的某個初春我會坐在哥德堡街邊的長椅上喝一杯咖啡,看落過雪的枝丫上綻放出三五朵櫻花。
最后的最后,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陽光的角度差異,下雪或是晴天,遇到的人不同或許都會構成對一座城市截然不同的印象。希望大家都能在獨屬于自己的廣闊世界中填充無數的細節。
關注: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