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市軌道交通電磁兼容與衛星導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2016衛星定位鐵路應用國際研討會(GNSS for Railway Applications 2016,GRA2016)在友誼賓館嘉賓樓舉行。我校校長寧濱出席活動并致辭。來自德國、意大利、美國等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衛星導航設備企業、軌道交通設備企業等近60位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與會專家針對衛星定位鐵路應用中的政策問題、關鍵技術問題、應用領域、性能評估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本次國際研討會也是我校120周年校慶科技交流系列活動之一。
寧濱首先對與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介紹了北京交通大學的發展歷程和為國家軌道交通事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他指出,衛星定位是下一代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重要的研究和應用方向,相應領域進一步深入研究、加強國際合作提升我校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他還介紹了我校在衛星定位鐵路應用領域的研究情況。
中國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霖豪介紹了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工作情況,對衛星定位鐵路應用的現狀和未來做了介紹。
中國鐵路總公司運輸局信息化部處長馬建軍介紹了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鐵路應用現狀和鐵路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應用推進辦公室(鐵路北斗辦)建設和工作的情況。
歐盟駐中國代表團科學技術和環境部部長 Dr. Laurent Bochereau介紹了 Galileo 系統的最新情況以及地平線2020( H2020) 項目資助的情況。
本次會議依托我校蔡伯根教授主持承擔的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基于衛星導航的列車運行控制技術合作研究”舉行。圍繞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在鐵路上的應用尤其是安全控制相關方面的應用,國內外專家學者作了精彩的會議報告并進行了熱烈討論。本次研討會為我國軌道交通行業、衛星導航系統行業的結合提供了技術交流的平臺,在衛星導航系統交通行業應用的研究熱點上進行了應用和研究層面的介紹和總結,進一步促進了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學校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處、國際處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
背景資料:
本次研討會是基于我校蔡伯根教授主持承擔的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舉辦的,該項目與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合作,依托青藏線格拉段開展實驗。我校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鐵路GPS實驗室在蔡伯根教授帶領下自2005年以來持續為青藏鐵路格拉段的ITCS系統的建設、系統升級改造和安全運營等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保障。青藏鐵路格拉段全長1142km,約900km路段在平均海拔4000m以上,500km路段處在多年凍土地段,作為高原鐵路工程的典范,是國內第一條采用基于GPS衛星定位進行列車運行控制的線路,所采用的增強型列車控制系統(ITCS),適合于單線、低密度線路的信號系統控制,具有軌旁設備數量少、維護作業量小、可提高行車安全度和行車密度等優勢。